5.17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常见症状、并发症及认识误区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患病群体也日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1、高血压是指?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也可以被称为原因不明的高血压。超过90%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高血压可以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则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可能通过治疗原发病得以根治的高血压,因此血压升高需要考虑有没有继发的可能性。

2、常见症状及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头晕、头胀、耳鸣、颈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同时,高血压还伴有多种并发症,对心、脑、肾、眼等器官及大血管造成损害。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3、高血常见疑问

(1)睡觉打鼾与高血压有关系吗

有关系,睡觉打鼾大多数是由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睡眠呼吸障碍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是一个独立于肥胖、年龄等因素以外的高血压危险因子,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睡眠呼吸障碍也是诱发心律失常、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的重要诱因。

(2)四肢的血压一样高吗

由于人体各解剖部位的血流动力学不同,故人的四肢血压是不一样的。正常双上肢的血压相差5~10mmHg(如大部分右利手人群的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mmHg);如果双上肢的血压相差超过此范围,则为异常,多见于先天性动脉畸形或多发性大动脉炎等。正常人下肢的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如果出现下肢血压低于上肢,应考虑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或主动脉缩窄等。

(3)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

不一定。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因素有很多,如运动、情绪紧张或激动等,在这些外界因素影响下所测量的血压高并不是高血压。

(4)高血压患者一定会得心肌梗死、脑梗死吗

不一定。临床研究及尸检资料均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病因,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确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但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会发展为脑梗死,且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是心房颤动。

(5)年轻人的高血压一定是继发性高血压吗

不一定。继发性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比例确实会高一些,尤其是20岁以前发现血压升高,且患者多没有家族史。但有研究报道,12岁以后发生的高血压,依然是原发性占大多数。年轻人发现血压升高,一定要到医院确定有没有继发的可能性。

(6)自测血压波动大,有危险吗

血压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一天内总是在变动的。大部分人早晨起床时血压最高,晚上5~6点又有一个高峰;下午1~2点会低一些,夜间最低。

血压受心理活动影响很大,紧张时血压可以显著升高。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注,部分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测量血压稍高时情绪紧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即使服药也可能越来越高,直至到医院看急诊才慢慢降下来。其实,高血压患者放松心情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发现血压比平时高,无明显其他不适,可以稍事休息,约20分钟后再测量,务必保持情绪稳定。

什么情况下有危险呢?如果血压比平时明显升高,且伴随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喘憋、单侧肢体活动不灵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因为这时候的血压增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7)血压高,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

初诊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完善相关检查:①超声心动图,了解有无室壁增厚、心脏扩大;②颅脑CT,排除脑血管意外;③颅脑MRI,排除垂体病变;④主动脉增强CT,排除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⑤肾/肾上腺超声或MRI,了解有无肾损害;⑥血激素水平或激素分泌产物水平,了解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及其程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8)血压高治不好,是医生水平差吗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常规抗高血压药反应差,需要手术切除有功能的腺瘤或服用抑制激素合成的药物,如切除有功能的肾上腺腺瘤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垂体微腺瘤或肾上腺腺瘤切除治疗库欣综合征,肾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肾动脉狭窄,服用抑制盐皮质激素或醛固酮合成的药物。不是医生水平差,而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未去除。

4、患者常见的认识误区

× 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

× 高血压诊断概念不清

× 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情况

× 不愿意过早服药

×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 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 只服药、不看效果

× 自行购药服用

×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 过分关注血压数值与精神紧张

5、日常生活预防及保健

高血压病除了药物降压治疗外,也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预防及保健也很重要。

合理的膳食

(1)减少钠盐摄入高血压饮食疗法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减盐。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的升血压作用,每日应摄入钠盐数要少于6克。

(2)限制总热量

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半两,相当于2.5汤匙)

(3)减少添加糖的摄入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壁,进而分泌过多胰岛素,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4)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宜高纤维素、富含钾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证奶类或乳制品的摄入,每日250~500毫升脱脂或低脂牛奶。

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减轻体重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每减少一公斤体重,收缩压可降低4mmHg。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疗效降低,常需加大用药剂量,远期预后差。

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还可对抗药物的降压作用,使血压不易控制;戒酒后,除血压下降外,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大大改善。

适量运动

运动的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综合功能练习。

※有氧运动:常见形式有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广播体操、登山、爬楼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好坚持每天都运动。

※力量练习:建议高血压病人每周进行2~3次力量练习,两次练习间隔48小时以上,生活中的推、拉、拽、举、压等动作都是力量练习。

※柔韧性练习: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防止摔倒。

※综合功能练习:包括太极、瑜伽以及太极柔力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适当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高血压控制和促进健康,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做些家务劳动。

※运动的适宜时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清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因此,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保持心情愉悦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状态,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

关注睡眠

睡眠是最好的养生,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压。

0 阅读:21

合肥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简介:匠心影像 传承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