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军逃兵规模惊人
枪没了,人也逃了,这仗还怎么打?据英国《卫报》31日报道,乌军的逃兵数量随着冲突持续在增加,据称叛逃人数已达“数千人”。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1日报道,乌军第157旅已瓦解,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叛逃、第155旅“基辅安娜旅”的2300名士兵中,至少有1700人叛逃、在波兰受训的13000名乌克兰士兵,有超过10%的人逃离波兰,甚至有一些逃兵收钱协助他人逃跑。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斯科罗霍德估计,到2024年10月逃兵人数超过10万。
乌克兰逃兵现象为何愈发普遍?据一名叛逃人员表示,乌军高级指挥官会下达“不切实际的命令”,士兵连续数个月得不到妥善休息。其实说白了,乌军缺兵问题因迟迟未能得到解决,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谓指挥官乱指挥、前线士兵没有及时得到轮换等问题都是缺兵延伸出来的问题。部分前线俄乌兵力对比甚至达到惊人的8:1,在这种情况下,任指挥官能力再出色,也不可能守住防线,所以不难猜出乌军指挥官往往下达的命令都是死守,甚至有些军官还会向投降士兵开枪。
除了敌我力量悬殊以外,乌克兰最高决策者的错误决定也引发了“逃兵潮”。强制征兵就不用说了,这类人不叛逃才奇怪,所以据称乌军为此还专门成立督战队。此外,乌军还抽调后方非战斗人员去填补防线,比如医务兵、雷达站操作员和空军地勤人员等。前不久乌空军114旅为米格-29战机提供维护支持的地勤人员就集体出镜,抗议上级要再从他们之中抽调218人填补防线,而此前已经抽调了250人。不仅如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近日讲话中还提议将军事院校的教官送去前线。
难以想象,如果把后方这批非战斗人员消耗完后,泽连斯基会如何是好,难不成再次降低动员年龄,让18岁的小伙子扛枪上战场?年轻种子再打没了,乌克兰的未来可真就岌岌可危了,而且物极必反,不排除引发政变的可能性。
2
美媒:预计2026年基辅被俄军攻占
美国暂停对乌援助的影响开始显现。据乌媒日前报道,在美国国际开发署(一个专门负责落实对乌援助计划的政府机构)暂停对乌克兰项目的资助后,一些乌媒向读者请求资金支持。基辅智库大众信息研究所所长罗曼纽克表示,几乎90%的乌媒都是靠资助生存的。可以看到,美国掐断对乌援助的影响已开始从社会层面蔓延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是否有可能波及国防层面,令人深思。
据美国国会报纸《希尔报》31日报道,如果美国停止支持乌克兰,俄罗斯预计将在2026年占领基辅,并继续推进至北约边界,届时乌克兰将失去防空能力,使得俄罗斯能够持续大规模轰炸。客观上说,该报的预测夸张成分多了一些,但它也直观反映出美国停止支持乌克兰将对战场形势产生影响。虽然美国掐断了对乌援助,但欧洲仍持续支持乌克兰。换句话说,乌克兰仍可以通过欧洲获得美国武器。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对欧洲军售,然后欧洲将采购回来的美国武器援乌,而钱则由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出,要知道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绝大部分都在欧洲。如此一来,尚能维持乌克兰对俄作战一段时间。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欧洲是否甘愿冒着破坏金融秩序,引发资本外逃的巨大风险挪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援乌。
此外,乌克兰军工因转向地下化而逐渐复苏。近段时间还频频传出乌克兰研发出了新型国产无人机和导弹的消息,这说明乌克兰军工业尚未被完全瘫痪。当然,与俄罗斯军工能力相比,即便再加上整个欧洲恐怕也很难追赶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