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武则天于神龙元年正月被迫逊位,当时她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而且已经有数月卧床不起,病到了连宰相都不见一面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又骤然遭到被逼退位及情人被杀的打击,按说应该在此打击之下很快就病情急转而下于世长辞,为何又继续活了三百多天,按史书记载直至该年冬天才驾崩?这多少有些不合情理,还是别有隐情?
武则天当时虽然逊位,但中宗还是给予她相当的礼遇的,仍保持皇帝尊号,将上皇移居上阳宫后,每隔十天就率朝臣前来参拜一次,甚至后来在她驾崩后的遗制中还有令恢复武三思实封的内容,但是,从她逊位之后直至驾崩的这十个多月里,关于她是如何度过的,关于她有何言行,至少是有何言语,史书上为何连一个字的记载都没有?为何竟是一片空白?为何史书上只留下了她的遗诏的内容,关于她临终前身边有些什么人,交待过什么话却只字未提?
武则天虽然是中宗的母亲,但当时毕竟是被严格幽禁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废帝,再怎么礼遇,有何必要每隔十日一拜?难道是特意为了掩饰什么?
据史料记载,女皇最后几个月仅只有二张在她身边之时,屡次有人作“飞书”在街头张贴,说“易之兄弟谋反”。虽然史料并未记载张氏兄弟有何具体落实的谋反行为,但这些迹象,绝对是无风不起浪!
又据说,张易之刚建好一座宅邸,晚上就有人扮成鬼在墙上写“鬼字”:“能得几时?”次日张易之发现后令人刮去,但第二天晚上又有字迹出现,如此反复好几天都是如此,张易之只得在“鬼书”后面加题了一句:“一日即足。”
此后鬼书再未出现过。这个诡异的故事,是否暗示着深宫中已发生了极其隐秘的变故?张易之的兄弟张昌仪也曾对人说:“丈夫当如此:今时千人推我不能倒,及其败也,万人擎我不能起!”以他们的处境,心中对未来抱有恐惧是正常的,但能将恐惧化作这样的言语对他人道出,令人无法相信他们会束手待毙,毫无行动!
当时的大臣唐休璟也曾对太子李显这样说:“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殿下宜备之。”史料上如此之多的珠丝马迹,令我无法相信最后神龙政变中张柬之等五王率领的兵马攻入皇宫时,二张真的只不过是在老老实实地为女皇侍奉着汤药!风过之后,必有山雨!很有可能是史书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把实际发生了的“山雨”隐去了未记载!
实际上,最让人疑窦众生的,还是史书记载上所述的政变之前最后数月女皇那奇怪的境况:她病卧在床后,居然几个月来连宰相都见不到她一面,完全孤立起来,与外界隔绝,身边只有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面首,而一切的政令、奏章,都是由这两个面首传递的!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知道深深的宫禁中的女皇,到底是死还是活? 政变前夕,张柬之曾找到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对他说:“将军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高宗)之恩?将军既感大帝之恩,能否报答?逆贼张易之兄弟擅权,大帝之子现在宫中朝夕被逼。社稷之重,在于将军,诚能报恩,当属今日!”
如果当时女皇真的还活着在宫中的话,张柬之说话,怎会不提复兴李唐正统,而只提逆贼张氏兄弟擅权,李显宫中朝夕被逼? 我怀疑历史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于深宫中谋杀了病中的武则天,然后以她的名义矫发各种制令,以养病为由拒绝一切人的求见,实则秘密策划政变,或许是想效仿昔日秦始皇身边的赵高,矫诏以杀太子显、诸武及朝中一干正统大臣,阴图谋反自立。
不料李显虽糊涂无能,朝臣们可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识破了二张那极其拙劣的“手段”,发动兵变,很迅速顺利地就铲除了二张。而当二张被诛于长生殿下之后,接着展现在李显及政变的兵将们眼前,或者说是紧接着被他们所发现,令李显震惊不已,却也是在张柬之、恒彦范等人意料之中的景象:女皇,早已变成被张氏兄弟掩藏在重重帷幕后的一具干尸!
至于史书上记载的什么张氏兄弟被斩于殿门外后,女皇如何在寝宫内闻变惊起,和桓彦范、李湛、崔玄暐等人经过几个回合的对话,乃至最后的返榻卧,不复言之类,读起来总觉得编造痕迹太重,应该是史官煞费苦心地编出来掩盖更加不能公之于天下的皇室丑闻的吧。
毕竟,如果男皇帝被身边的某个狐狸精害死了,像汉成帝死在宠妃赵合德的床上,虽然也很不光彩,但还不至于难堪到无法在史书上如实记载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