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辛弃疾

怀霖济物 2022-12-08 11:01:16

一个朋友上网,为了展示文采,引用了一句古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段古词写的是一种场景,有人为了找一个良伴,寻寻觅觅,汲汲营营,用尽心思,都没有收获,有一天,不经意的一回头,却发现在你身后不远,灯火阑珊之处,就有你一直在寻觅的理想身影。

很多人想发财,熙熙攘攘、东试西碰,有的人在股票市场摔了跤,有的人在网络泡沫中折了翼,好多人经历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辛酸,蓦然回首,却忽然发现发财的机会,其实就在你的身旁,只要多用心思把本业做好,随时提升自己的警觉力、竞争力与行动力,有一天不经意的一回头,就会在你的身旁看到发财的机会,灯火若隐若现,佳人飘飘缈缈,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你的警觉力、竞争力与行动力。

朋友问我说:嘿,你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这句话是谁写的文词吗?我说:知道,是宋朝的辛弃疾。我很喜欢辛弃疾,在中国的众多文学家之中,辛弃疾有他很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这是为什么我很喜欢他的原因,所以,我就在此说说辛弃疾。

辛弃疾,号稼轩,有时候我们也就直接称他作稼轩,表示我们的心灵跟他很接近,大家所熟悉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比较写情的作品,其实这首作品,并没有反应出辛弃疾的风格与特色,通常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要先了解这个人,所以,我们要了解辛弃疾作品的特色,就要了解辛弃疾这个人,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在他那个年代,山东刚刚被金兵占领,到处都是战乱,辛弃疾20岁出头,就组织了地方的自卫部队,他骠悍的建立自己的武力,征战沙场,根据史书记载,他在23岁的的时候,就曾经采取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率领500轻骑,深入金兵百万人众的营寨,成功的擒获了一个混球加叛将,充分显示出稼轩的雄才与胆略。

之后,稼轩离开了山东的金兵占领区,到了南宋朝廷的所在地、莺声燕语的江南,在今天的南京、镇江一带活动,稼轩一直钟爱他的山东老家,所以北伐中原是他永恒的梦想,但是因为南宋君臣的乐于偏安,稼轩一直没有机会领兵征战,实现他的梦想,韶华渐去,稼轩也只能在他的文学作品之中,来发抒他的雄心壮志了,但是,因为稼轩毕竟上过战场、有直接杀敌的经验,所以他的感受比较真实,文字之间也比较有金戈铁马的跳动感,在他的作品中,最有特色、也最让我感受最强烈的,是他一些带有英雄泪的诗句。

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得是回顾自己少年时的沙场雄风,写法很肃穆悲凉,也有强烈的现场感,两句话写得干净利落,文如其人,自然得很。这种文词,没有战场经验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如: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稼轩这一段文词写的是汉朝的著名使节苏武与名将李陵在漠北分离的场景,苏武在北海牧羊19年。刚到匈奴的时候,还是少年英姿,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母死妻嫁,李陵是赫赫的三代名将。他的祖父,就是号称唐诗压卷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里所歌颂的大汉飞将军李广,李陵因为种种政治、军事、策略的原因,最终是命运弄人,兵败被俘,而今已在匈奴娶妻生子,苏武与李陵原来在汉朝的京都长安,就是知交,在漠北的异国相逢,各有所苦、常相往还,如今苏武要告别归汉了,两人都知道,这次的分手,其实就是永别,广袤的大地,人影渐渺,再挥手,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留在漠北的将军百战声名裂的李陵,当然是黯然神伤,感慨多矣。稼轩这一段写得很令我震撼,中国的文人很少有这么的阳刚、真挚又多情的作品。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大决战)用这一段词来描写近代史名人李宗仁将军与白崇禧将军在广西南宁诀别的场景,之后,李宗仁去了美国,白崇禧到了台湾。一时并称李白的风云人物、也是多年的至交、就此各奔东西、一挥手成了永别,从此以后,李宗仁将军来不了台湾,白崇禧将军也出不了国门,当年北伐、抗战期间的赫赫名将,最后换来的还是将军百战声名裂,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成了诠释稼轩文词的一个新的版本。

人不可与命争,稼轩毕竟英雄老矣,认清了自己的宿命,于是写了一句话,让我徘徊良久,他写的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安邦定国的万言书,随着时空的变化,它的价值,还不如隔壁老农的种树书了,我想,稼轩毕竟感悟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宿论,他也很明智的找到了种花种树的乐趣,你说,不种种树,他还能怎么办呢?

至于稼轩的爱情故事,很可惜,看不到什么记载,中国人的史书,大部分是官方修史,讲政治、讲事功的多,讲纤细的儿女情怀的少,有男性沙文主义的倾向,但是我相信必然有懂得欣赏英雄的女性,出现在稼轩的身边,而感情丰富的稼轩,也一定会把握机会,争取到红粉知己的芳心的。这些史无记载的儿女情怀,我们就得从稼轩的这一段文辞中去发挥想象力了: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