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老人带21万现金火化,火化工夸儿子“孝顺”,儿媳翻出遗书后悔了

2014年,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陶大爷衣服里藏着现金。他们想捞出,为时已晚,完成遗体火化后,他们对陶大爷的家属说:

2014年,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陶大爷衣服里藏着现金。

他们想捞出,为时已晚,完成遗体火化后,他们对陶大爷的家属说:“你们真是太孝顺了,让父亲身上装21万现金。”

儿子们愣住了,回家翻出父亲的遗嘱懊悔不够,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01

陶大爷是一名普通农民,生了2个儿子。

他没有文化,地里活不忙的时候,就去工地干活,靠辛苦的劳动养大2个儿子。

儿子长大后,都在城里立了足,陶大爷也从未想过要享福,他依旧在坚持忙碌。

本以为晚年可以过上好日子,可老伴儿检查出食道癌,让他的生活打破平静。

看着老伴儿一天天消瘦,他心里难过,可又拿不出动手术的钱,他跟儿子们商量,儿子们的态度很统一。

“这个岁数了,没必要动手术,就算花了钱,到最后也是人财两空。”

陶大爷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做点老伴儿爱吃的菜,尽量让她心里舒服一些。

老伴儿患病过程,两个儿子都没有回来,他们的理由是要上班,请不了假。

老伴儿知道,儿子是嫌弃自己,害怕给他们添麻烦。

她叮嘱陶大爷,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有钱别都给儿子,把钱留在自己身边,等躺在床上时,谁孝顺就给谁。

陶大爷点头,送走老伴儿后,他依旧在工地干活。

工地干活很累,但收入还可以,再加上陶大爷比较节俭,挣的钱大部分都存了起来。

他的想法是,自己给自己养老,等干不动活的时候,最起码不需要向儿子要钱。

这个想法很心酸,但也是很多老人的状态,养儿防老,等你年纪大的时候才会发现,老了只能靠自己。

02

陶大爷的两个儿子,都有稳定的工作。

他们平时很少回家,只在过年时,带孩子回家一次,跟村里邻居拜个年。

陶大爷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他去不了工地了,地也借给邻居种,平时在自家门口种点菜。

邻居会给他一些粮食,足够他吃饭,他生活倒没什么,但就是孤单,一个人在老房子生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按照乡里的习俗,老人年纪大了,可以轮流到儿子家住。

大儿子表示,自己家地方小,父亲去住不方便,再说丈母娘在帮带孩子,家里人太多容易有矛盾。

小儿子理由是自己家住3楼,老人走楼梯太累,还不如在老家,他建议每个月给父亲200块,这样父亲就衣食无忧了。

陶大爷摇手拒绝,说自己哪儿也不去,也不需要儿子给钱,他知道,就算给200赡养费,儿子儿媳也可能闹矛盾,他不想看到这一幕。

他依旧住在农村,没事就上街买点菜,遇到有人打招呼,他就坐下来说说话,日子倒也能过得去。

一次摔倒,打破了生活平衡。

有次陶大爷出门捡废品,刚下过雨的路面,坑洼处有积水,他走路不稳,在一个水洼处摔了一跤。

忍着痛走回了家,他在床上躺了好几天,要不是家里备了些饼干,他感觉自己快饿死了。

身体恢复一些后,他可以拄个木棍走路,就拜托邻居给儿子们打电话,想让儿子带自己去医院检查一下。

大儿子接到电话,让他给小儿子打电话,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抽身。

小儿子好几次都没接电话,接通后先抱怨一通,说父亲太不小心了,尽给自己添麻烦,然后表示他也没时间,让父亲自己去医院检查。

邻居看不过去,骑三轮车带陶大爷去做了检查,医生说没大问题,需要静养,注意营养均衡就可以了。

陶大爷就买了一些喜欢吃的菜,他也意识到了,儿子不可能回家照顾自己,只能自己想办法生活。

03

陶大爷的腿一直没有好利索,也跟他节约有关。

他不缺钱,多年打工攒下21万,这些钱其实可以请个保姆来照顾自己。

但他节约习惯了,也没有找保姆的意识,就一直坚持自己照顾自己,担心记忆力衰退,把存折的密码给忘了,他把21万都取了出来,放在家里。

陶大爷的打算是,如果哪个儿子愿意回来照顾自己,这笔钱就给谁,可他失望了,等来等去,没有一个儿子愿意回家。

预感到身体不好,他给自己准备了寿衣,穿戴整齐躺在床上,是邻居发现了他的异常,看到陶大爷几天没出家门,就打电话喊他儿子回家。

等儿子进家门,发现陶大爷已经离世,他们干哭了几嗓子,就商量着后事,但凡有一个人想起给陶大爷净身,尽一下儿子的本分,也能发现他身上的现金。

可惜谁也不愿接近他,要不是火化工说他们,他们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从殡仪馆回来,儿媳在陶大爷房间的抽屉了,看到一封遗书。

“儿子,你们要家庭合睦,这笔钱你们平分,好好过日子。”

这就是一位父亲无私的爱,即便自己忍受病痛,心里想的也都是儿子,可惜的是,儿子心里没他,错过这笔钱也不无辜。

生活中,这样的老人不是个例。

很多老人年纪大了,也依然独自在老家生活,就算身体不舒服,也不想麻烦儿女。

因为他们知道,儿女在外打拼不容易,却忽略了,自己身体不好,身边离不开人照顾呀。

有的老人好几天不出门,邻居发现异常才知道他走了,真的让人悲伤。

人忙碌一辈子,晚年被善待是很正常的需求。

儿女再忙,也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要知道,父母陪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你错过了,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让老人晚年安心,老有所养,是我们忙碌的终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