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何YYDS天河也会不香?专家点评广州2022年二轮土拍

今天(7月18 日)上午,11宗地,112.7万平,收金209.57亿,2022年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与前几轮土

今天(7月18 日)上午,11宗地,112.7万平,收金209.57亿,2022年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落下帷幕。

与前几轮土拍一样,以央企、国企和地方政府平台为主,保利豪夺3宗,越秀包揽海珠2宗,珠江实业击败对手抢下1宗,宝信兜底3宗,广州交投、广州城投各拿1宗。民企仅嘉达在燕塘地块上露了露脸。

14宗地中有1宗摇号,3宗流拍,3宗溢价成交,7宗底价成交,揽金近209.6亿元。

在各区成绩上,天河区也冰火两重天,天河燕塘三地块54轮竞拍进入摇号,一块无人报价流拍。获多轮竞价的还有荔湾区南岸路地块,竞价11轮后被珠江实业拿下;广州市荔湾区西塱地块,两轮后由保利收入囊中;海珠锌片厂地块两轮后通过竞自持花落越秀联合体。剩余成交的海珠、花都、黄埔、南沙、白云地块均为底价成交,而白云及增城地块各有一宗流拍,其中增城地块为本轮土拍中“粮仓”增城的唯一代表。

专家点评

黎文江(广东省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原广州市国土房地产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

以平常心看广州第二轮土地拍卖

广州今年第二轮土拍,是一次计划内常规操作。本轮土拍有个别地块卖不出去的情况,原因主要是挂牌的地块有“硬伤”,不被看好,并不代表广州房地产冷场。

在近邻东莞28个镇限购放开,而辖下朱村房价又一度失守形势下,增城本轮土拍只拿一块地试水,属明智之举。

广州房地产市场一直平稳健康发展,无论本轮拍地效果如何,不影响下半年广州楼市继续复苏。

崔登科(广州世联研究院副院长):

天河燕塘区域市场价格将会有所上升

7月18日,第二次集中供地有三个特征:1、在政策筑底后,土地市场热度没有明显增加,房企流动性仍旧艰难;2、本次供地地块建面相对较小,未来溢价能力方面较为有限;3、亮点燕塘地块进入摇号阶段,天河燕塘区域市场价格将会有所上升。

李茂喆(贝壳研究院广州分院院长):

房企土拍态度以保障运营安全为主

本次土拍整体较为平淡,结果在市场预期之内。仍以国企、央企托底,底价成交为主。总体来看房企依旧比较务实,一方面是民企参与的热情较低,以保障运营安全为主,对土地的需求不大。另一方面,房企对于价格相对较高或者区域竞争压力较大、素质不是很好的地块依旧兴趣不大。预计在房地产市场未走出低谷、民企资金问题没得到明显改善之前,这都将是一种常态。

李宇嘉(广东省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企业拿地确定性思路占主导

尽管以国企央企拿地为主,但在市场回升基础不扎实,暴雷等风险事件还在冲击预期的情况下,拿地思路偏保守,确定性思路占主导。

比如,燕塘地块三地块地理位置优越,配套成熟,周边项目已证明了销售端必然受欢迎,溢价收益的确定性较强。相反,同在“宇宙中心”天河的育新街南侧地块,由于配套一般,担心市场不欢迎,则惨遭流拍。传统热拍区域——海珠区琶洲西区地块也一样,即便有需配建安置房、商业、车位并免费移交政府,但一样受欢迎。

总结而言,热点成熟区域依旧是拿地的主要选择,其他区域则能避开就避开,主要是开发商资金链相对紧张、企业风险仍未暴雷完毕,国央企拿地也担心市场预期转淡,再加上市场回升基础不扎实,所以本年度第二批次拍地,依旧延续相对冷清的局面。

预计,“销售端热、供给端冷”的局面,还会保持一段时间。下一步,只有在商品房市场回升趋势确定,民企开发商层面风险开始妥善解决,银行等对企业融资正常化了,土地市场才能彻底复苏。

肖文晓(广东省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上海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

这就是一个比拼内功的行业新周期

广州二轮土拍依旧冷热不均,再次表明当前市场虽然已从低谷复苏,但分化调整尚未结束,而国央企成为绝对拿地主力,也表明民企的问题出清还远未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让很多房企投资人纠结的天河燕塘地块,最终还是进入摇号环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就是这样,即便今天因为大环境是来自民企的竞争少了很多,国央企内部同样有激烈的竞争,绝对的捡漏机会是不存在的。没有来自品牌、产品、运营、资金等硬实力支撑的投资信心,很多地企业未必敢拿,很多地拿了也会成为烫手山芋。这就是一个比拼内功的行业新周期,比拼的是房企的综合实力,只有全能冠军才能做大做强。

(封面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