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曾经发生在湖北十堰的一则真实事例。
那天,一个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突然闯入当地一个村庄,找到了自己年迈的奶奶,声称想要打开已故20余年父母的坟茔。
奶奶被孙女的话惊到了,一时语塞。而中年妇女的叔叔则在一旁大声怒吼:“你疯了吧?你都出嫁有孩子了,还回来瞎胡闹做什么?”

中年妇女据理力争,没说两句就和叔叔吵了起来。叔侄俩的对话很快便吸引来了周围邻居,得知她要挖开父母坟茔这件事后,邻居们也都纷纷指责起她来,有说她不孝的,有说她出嫁了还回来搅扰已故父母,居心叵测。
但任凭周围人怎么评说,中年妇女脸上写满了坚毅,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
都说死者为大,特别是在传统保守的农村,事死如事生,为何这名女子执意要打开自己父母的坟茔?难道其中有什么秘密?
事情其实与一本日记簿有关。
上面提到的那个中年妇女名叫吴家雨,自她记事起,身边只有爷爷奶奶,好像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回家过。
逢年过节,看着别家孩子都依偎在自己父母怀里撒娇的可人模样,吴家雨羡慕极了。
她找到爷爷奶奶,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去哪了?为什么他们一直都不回来?

头两年,奶奶还告诉吴家雨,说她的爸爸妈妈为了挣钱给她买玩具买新衣服,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吴家雨懵懂地点点头。
但随着吴家雨开始上小学后,看着身边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自己却始终是爷爷奶奶接送,她心里对父母的思念愈加浓厚。
那天在学校里,吴家雨的老师让同学们都介绍一下自己父母的工作,并描述一下父母的样子。轮到吴家雨时,她却缄默不言。
因为在她的印象里,父母的样子实在太模糊了,准确地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她无法描述父母的模样。
那天,吴家雨在奶奶的护送下刚到班级,就有同学暗暗嘲笑她是个没爸爸没妈妈的“可怜虫”,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吴家雨听到了。
吴家雨当即就质问起那个男生,“你说谁没爸爸没妈妈是可怜虫呢?”
“说你呢,我妈都告诉我了,你爸妈早死了,你就是个没人要没人管的可怜虫!”那个男生见被拆穿,索性也摊牌了。

听到这话,吴家雨愣了一下,泪水在眼里打转,但她还是憋住了,“你胡说,我爸妈去很远地方打工挣钱去了!”
见吴家雨要哭,为了不惊动老师,那个同学也不再言语了,撇了撇嘴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表面上,吴家雨好像赢了,但她心里已然生出了个疑问:那个同学说的是真的吗?爸妈死了?可爷爷奶奶说他们去打工了啊!
彼时,吴家雨已经开始懂得死亡的含义,这几年里,村子里每年都有老人过世,吴家雨知道,人死了就要被抬到山上掩埋,就意味着这个人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当晚回到家,奶奶给吴家雨端来一大碗她最爱吃的鸡蛋羹,平时见了铁定会两眼放光的吴家雨,今天却毫无兴致。

见孙女不对劲,奶奶便耐心询问起来,吴家雨却一言不发,就在奶奶准备去喊爷爷进屋劝劝时,吴家雨突然开口了。
“东东说我爸爸妈妈都死了,这是真的吗?你和爷爷不是总说他们去打工了吗?”
面对孙女的质问,奶奶和刚进屋的爷爷对视了一眼,之后两人哑口无言。
沉默半晌,奶奶叹了口气,接着便自顾自朝里屋去了,等她再出来时,手里已然多了一个旧木盒子。
吴家雨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家里哪个房间都有什么,长什么样,吴家雨再清楚不过了,可她从未见过奶奶手里的这个木箱。
只见奶奶看了一眼爷爷,接着便打开了木箱。木箱里放着的是一些旧照片、一支钢笔和一个厚厚的本子。
吴家雨赶紧凑过身去看,却发现那些照片上多是一男一女抱着个小孩儿,另外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女孩儿。

吴家雨知道被牵着的那个女孩儿是她,可她并不知道那对夫妻是谁,手里抱着的娃娃又是谁。
还未等吴家雨发问,奶奶就开腔了。
“你不是一直想见你爸爸妈妈吗?这上面的就是他们,旁边那个就是你。”奶奶语气低沉,隐约夹杂着一股哀伤。
吴家雨没有说话,而是指着那个小娃娃问道:“那这个小孩儿又是谁?”
“她是你的弟弟……”
闻此,吴家雨的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我还有个弟弟?他在哪?”
也是感觉到吴家雨慢慢长大了,也该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情了,所以奶奶抹了抹眼泪,接着便打开了话匣子。
早些年的时候,吴家雨的父亲吴世元经人撮合,和邻村一个叫王振荣的女子结了婚,婚后不到两年就生下了吴家雨。

当时的农村人都想喜欢男孩儿,吴家人也不例外,因为头一胎是个女儿,所以家里人都希望王振荣,也就是吴家雨的母亲能再生个儿子,凑一个“好”字就功德圆满了。
吴家的运气还不错,想啥来啥,一年后,王振荣再次怀孕,之后竟真的生下了个儿子,夫妻俩给孩子取名为吴家燚,吴家的老老少少对这个男孩倾注了浓厚的爱意和呵护。
高兴之余,一个现实的问题很快便摆在了吴世元的面前,家里有了两个孩子,后面孩子还要上学,平时穿衣吃饭都要用钱,看了一眼家里的两亩三分地,吴世元找到妻子王振荣,表示自己想出去打工。
王振荣听后并没有同意,她觉得家里的田地不能荒芜,得有人种着,倘若吴世元出去打工,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对于那些粗重的农活肯定是有心无力。
公婆年纪越来越大,指望他们下地干活,那也不现实,还不如让让公婆安心带娃,自己出去打工,吴世元则留家务农,这样,他既可以顾着家里的庄稼,又能顾着两个老人和孩子了,可谓是最优解。
最终,吴世元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让两个老人帮着带孩子,自己留家侍弄田地,而王振荣之后更是随娘家的一个妹妹去了山西打工。

由于山西距离湖北路途遥远,王振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与家人短暂地团聚,元宵未过又要返回工作岗位。
聚少离多的日子让吴世元有些惆怅,因为彼时的吴家雨也不过3岁,吴家燚才刚满1岁,正是离不开母亲的年纪。
为了缓解一双儿女对妈妈的思念,1990年的劳动节前夕,吴世元便带着5岁的吴家雨和3岁的吴家燚准备去山西探望一下妻子,让一家四口来个短暂的团聚。
不料,当吴世元带着两个孩子在武汉中转时,还未出省,他就发现身上的路费被扒了,一文不剩,别说去山西,就是返回十堰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车站,看着人来人往的人群,拢着两个孩子却身无分文的吴世元十分绝望。
之后,吴世元便决定先留在武汉,打算先找个临时的工作干着,等攥点路费再继续去山西与妻子团聚。
思来想去,吴世元后面找了个餐馆服务员的活儿,住处是餐馆老板提供的。得知了吴世元的情况后,老板经常让吴世元领着两个孩子上饭馆跟着几个伙计一起吃饭。

这样一来,吃住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吴世元满心欢喜地掐着指头期待和妻子的重逢。
在饭馆打工的时候,后厨有个叫江长涛的男子对吴世元热情的很,对方声称自己是吴世元隔壁镇的人,算是正儿八经的老乡了。
鉴于这层关系,吴世元对江长涛很是信任,有时休息了,吴世元甚至会把江长涛请到家里吃吃饭,喝喝茶。
渐渐地,不光吴世元,就连两个孩子也都对江长涛熟悉了,还亲切地喊他“涛子叔叔”。
1990年7月23日这天,本来吴世元是休息的,准备带两个孩子去公园玩,结果就在他们准备出门时,江长涛却突然来到了吴世元的住处。
一进屋,江长涛就一脸沮丧地告诉吴世元,自己之前谈了个女朋友,可就在昨天晚上,两人因为因为异地的原因分手了,就为这事,江长涛声称自己一宿没睡。
吴世元看得出来,江长涛这是来找自己吐苦水的,两人平时关系就不错,又是老乡,所以吴世元当即就取消了出门的计划,打算中午做几个菜,兄弟俩坐下边喝边谈。
一听对方要留自己吃饭,平时一向客气谦让的江长涛这次竟然满口答应了下来,还主动表示自己去买菜。

吴世元请人吃饭怎么可能让对方买菜,他大手一挥,让江长涛留家照看吴家雨吴家燚姐弟,自己去去就来。
当时吴世元住的地方离菜场并不远,但好客的他去到菜场后,硬是在那里左挑右选了好半天,等他买好菜回到家时,却发现只有5岁的女儿吴家雨在卧室看电视,屋子里并没有儿子吴家燚和老乡江长涛的身影。
吴世元当即就问吴家雨,“你弟弟和涛子叔叔呢?”
吴家雨表示,刚才弟弟一直吵闹,涛子叔叔说带他下楼买玩具去了。
吴世元也没多想,因为江长涛之前就经常给两个孩子买零食买玩具,他觉得这次跟之前一样,用不了一会儿,他们就会回来。
不料,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期间,吴世元还将午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差两个小炒了,可还是不见儿子和江长涛回来。
吴世元有些疑惑了:难道涛子将燚儿带到他自己的住处去了?

想到这里,吴世元让吴家雨安心待在家里,自己则去了江长涛的住处。没想到,等吴世元赶到地方后却发现对方房门上了一把锁,显然,江长涛不在住处。
于是,吴世元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他们打工的那家饭馆,从前厅到后厨,依然没看见儿子和江长涛的影子。
彼时的吴世元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天真地以为江长涛可能是带儿子去什么地方玩耍了,或者在他出门寻找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已经回到自己家里了也说不定。
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吴世元无法及时和江长涛取得联系,只能打道回府。
等吴世元回到住处后,依然只有吴家雨一人在家,儿子和江长涛并未回来过。
吴世元有些着急,但也无计可施,只能干等着。可他从中午一直等到了傍晚,依然不见江长涛把儿子带回来,他又去了一趟对方的住处,依然是房门紧锁。
吴世元再也顾不了那么多,当即就去找公安报警了。公安怀疑吴世元的儿子极有可能被那个江长涛的人拐走了,而“江长涛”很有可能只是个化名。
由于当时没有监控,之后,公安的调查工作屡屡受挫。期间,吴世元给远在山西的妻子王振荣去了一封信,告诉她儿子丢失的事实,之后,他先是将吴家雨送回了老家,然后又折返武汉,和妻子一起全力寻找儿子的下落。

那段时间,吴世元和妻子精神高度紧张,着魔了一般寻找儿子,但是一直没有头绪。王振荣整日以泪洗面,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睡梦中惊醒,嘴里不断呼喊着儿子的乳名。
而吴世元也不好过,由于孩子是在他手里弄丢的,所以他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愧疚和自责。
那段时间,夫妻俩几乎每天都会因为孩子弄丢的事情吵架,互相埋怨,又抱头痛哭。
期间,王振荣更是将自己内心的苦楚和希望全写进了日记簿。
“燚儿,你究竟去哪儿了?你还好吗?妈妈好想你……”
“燚儿,你今天吃的什么?吃饱没有?”
“燚儿,我和你爸已经到云南一个多月了,一点头绪都没有,爸爸妈妈不会放弃的,一定会找到你!”

“燚儿,妈妈感觉好累,好累,没有人知道我这两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感觉活着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1992年7月中旬,在外漂泊寻找了2年的吴世元夫妻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十堰老家。
那段时间,吴家雨的母亲王振荣经常呆呆地看着吴家雨,有时看着看着突然会捂嘴痛哭。
7月23日这天早上,吴世元和妻子再次发生了争吵。吃过早饭后,王振荣以和丈夫商量寻子方案为由,让公婆带着吴家雨出门玩耍。
中午,等吴家雨和爷爷奶奶回家后却发现家里一片安静,去到里屋发现里面一片狼藉,而父母却直挺挺躺在卧室地面一动不动,旁边是两滩血……
看到这幅情景,吴家雨的奶奶吓得当即晕死了过去,吴家雨爷爷则赶紧将吴家雨抱出了房间,接着又使劲掐了老伴人中,老伴才苏醒。
原来,吴世元夫妻将老人和吴家雨打发出门后,夫妻俩因找不到儿子万念俱灰,商量后,最终引爆了吴世元自制的炸弹,夫妻俩双双殒命……

彼时,吴家雨还不知道死亡的含义。事后,她问奶奶,爸爸妈妈这是怎么了,奶奶告诉她,爸爸妈妈太累了,让他们睡会儿。
之后,吴家雨因看不到父母,在爷爷奶奶面前频繁吵闹,奶奶告诉她,她的父母去了很远地方打工。
但在吴家雨9岁那年,随着她年龄的逐渐增长,再加上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才找奶奶问个究竟。奶奶见瞒不住了,这才拿出了那个木匣,打开了吴家雨母亲生前的那个日记簿。
看着日记簿上那泣血的字字句句,吴家雨心如刀绞,有好几页的纸张甚至都有肿胀、字迹模糊的情况,吴家雨知道,那肯定是母亲在书写时滴落的泪水。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9岁的吴家雨暗自决定,将来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找到弟弟吴家燚,也算是完成父母的遗愿。

几年后,吴家雨也渐渐成年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她将自己能收集到关于弟弟的所有信息都发到了网上,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找到弟弟。
然而所有努力都仿佛泥牛入海,连续好几年都没有弟弟的一点线索。
2007年,吴家雨到了适婚年龄,不久便嫁到了湖北随州。得知了妻子的遭遇后,她的丈夫当即表示会全力支持她寻找弟弟,以告慰已故的父母。
2012年的时候,吴家雨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工作和生活时常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一直都没有忘记寻找弟弟。
也就在这一年,一个寻亲组织突然找到她,表示他们的工作人员在四川发现了一个小伙子,其身份信息和吴家雨之前提供的颇为相似,让她过去辨认。
吴家雨喜出望外,丈夫更是亲自驱车送她前往。然而到了地方后,吴家雨却有些迷茫,因为弟弟丢失的时候还小,当时自己也不过5岁,她根本就记得弟弟的模样,而且也过了这么多年,即使当时记得,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对此,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做亲子鉴定,但吴家雨的父母早已亡故多年,这显然不现实。
这时,医生提出可以找到吴家雨亡故父母的遗骸,从中提取一部分骨骼组织,有一定概率能提取到死者的DNA,进而为将来的匹配工作带来更准确的结果。
为了实现父母遗愿,也为了告慰父母在天之灵,吴家雨又和丈夫专门跑了一趟十堰。而这次回去,她就是想要挖开父母坟茔,配合法医取出亡故父母的骨骼组织,于是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一开始,奶奶和叔叔都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尤其是叔叔,言辞激烈,差点都要赶吴家雨走。
这时,吴家雨扑通一声跪在了奶奶面前,“奶,您难道不希望孙女早点找到弟弟吗?难道要让爸妈白死吗?”

一句话让奶奶破了防,最终她还是同意了吴家雨的做法。
2015年11月16日,吴家雨一声令下,施工人员配合法医打开了她亡故20余年父母的坟茔,之后顺利提取到了吴家父母的DNA,成功入网。
尽管木已成舟,但吴家雨的叔叔及周围邻居都不理解吴家雨的做法,认为她这是胡闹,简直就是个不孝女,都这么多年了,那孩子要是能找到早就找到了。
面对这千夫所指,吴家雨不为所动,她认为自己没错。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把母亲的那本日记簿带在身边,其中内容,她也看了无数次,眼泪都哭干了,没有谁比她更能懂父母失去儿子的那番心痛与不甘。
2017年的一天,正在家洗衣服的吴家雨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是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声称找到了吴家雨的弟弟,通过DNA信息比对完全吻合。
吴家雨当即就赶到了现场,与一个叫林艺辉的小伙子见面了。

见面的那一刻,吴家雨的眼泪哗然流下,说出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过得还好吗?”
林艺辉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扑通一下给吴家雨跪下了,“姐姐!”
原来,当年那个叫江长涛的人确实是人贩子,他见吴世元的儿子长得好,顿时起了歪心思,之后故意接近吴世元,为的就是拐走吴家燚。
得手后,江长涛将吴家燚卖给了福建漳州的一户人家,“养父母”给孩子换了个名字,也就是“林艺辉”这个名字。

得知事情的全部经过后,吴家雨和吴家燚这对姐弟相拥而泣。之后,吴家雨便把吴家燚带到了十堰老家与奶奶、叔叔相认,只可惜吴家雨的爷爷于数年前病逝,老人家到死都没能再见孙儿一面。
在父母坟前,吴家燚连磕了三个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这时,一旁的姐姐吴家雨含泪哭泣:“爸,妈,我找到弟弟了,你们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