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自闭症圈没人敢说的实话: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20年死磕这两招

VOL 34502025年了,请别再喝鸡汤。凯爸和大家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家长,孩子得了自闭症,这么多年的辛苦煎熬,都懂

VOL 3450

2025年了,请别再喝鸡汤。

凯爸和大家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家长,孩子得了自闭症,这么多年的辛苦煎熬,都懂。带着凯凯一路走过来,磕磕绊绊,摸爬滚打,啥没见过,啥没经历过?

今天就想跟大伙唠唠真心话,拒绝那些虚头巴脑的鸡汤,实实在在地聊聊怎么带娃。

凯爸这人没什么大本事,二十年前学了个ABA,还有视觉教学,就这么点本事,一用就是二十年。

有人笑话我老土,跟不上新潮流,我才不在乎呢!为啥?就因为这两样东西,真真切切地让凯凯有了大变化。

行为ABC、行动DTT、理解再加上结构化,就这些,看着简单,可坚持下来太难了。但只要坚持住,就有收获。

凯爸提示:大道至简,不是越复杂,你看不懂就认为是好的。而是你能看懂,适合你和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文|凯爸

22岁自闭症青年凯凯的父亲

从事过小龄干预到大龄托养服务各阶段工作

凯爸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现在这网络上,各种自闭症家庭自救成功的故事满天飞,好多都跟“晴天一声霹雳”似的。

今天这个家长说自己是名校毕业,年薪百万,家庭美满,结果孩子确诊自闭症,感觉天都塌了。

然后就开始讲自己怎么不服输,到处找方法,最后孩子成功“摘帽”,逆袭成了正常人,还分享一堆所谓的成功干预经验,喊着“只要努力,自闭症孩子也能创造奇迹”之类的口号。

明天那个家长又说类似的故事,剧情都不带换的。咱可别被这些故事冲昏头脑。

咱来仔细掰扯掰扯这些故事里存在的问题。先说这父母“炫耀显摆”的成分,好多家长一开头就把自己的光环亮出来,好像在说“我这么优秀,怎么会生出自闭症孩子”。

这对孩子病情的深度解读有啥用?一点用都没有!咱关心的是怎么帮孩子,不是听你炫耀自己多厉害。

而且啊,他们对孩子病情程度缺乏深度解读,到底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孩子具体有哪些核心障碍,都没说清楚,就稀里糊涂地讲自己的自救过程,这能让咱们借鉴啥?

还有摘帽的结论,太不可信了。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哪能说摘帽就摘帽?诊断评估是一门科学,得从社交、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可这些故事里呢,诊断评估和现实常常分离。

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只是轻度边缘问题,或者干脆就是误诊,根本不是典型的自闭症,结果也被当成成功案例来宣传,这不是误导咱们吗?

再说说他们总结的经验,根本没什么含金量。今天说这个疗法好,明天说那个方法妙,都是一些泛泛而谈的东西,根本没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哪有什么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那些所谓的先进方法,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咱家长精力有限,根本学不过来。

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就找那么一两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死磕到底。

他们不区分孩子情况,盲目地给咱们打鸡血,说什么“只要用了这个方法,你家孩子也能像我家一样逆袭”,这不是误导家长是什么?

咱们家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接地气、有可行性的同命故事,以及背后客观全面的成败经验思路借鉴。

比如,一个家长详细讲讲自己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哪些问题,他是怎么通过日常的小游戏、小互动来一点点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他是怎么从最基础的发音训练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孩子开口说话的。

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才是咱们最需要的,而不是那些模板化的心灵鸡汤类故事。

方法再好,关键在“执行能力”。

就拿方法的执行力来说,这太关键了。

01家长的执行力

有的家长今天听别人说这个方法好,赶紧去学,学了没几天,又听说有更新的方法,马上就放弃原来的,去追新的。这怎么行呢?

一种方法还没吃透,怎么能看到效果?教育孩子是个长期的过程,得有耐心,有坚持的毅力。

就像我,二十年就守着ABA和视觉教学,不断地实践、调整,才看到凯凯的进步。

一开始,凯凯对指令毫无反应,我就按照ABA的原理,把指令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强化,从最基础的眼神对视训练开始,慢慢地,凯凯学会了听指令,学会了模仿,学会了简单的沟通。

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艰难,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

凯爸提示

在带孩子的方法上,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02孩子的执行力

别害怕孩子刻板,比起孩子失控,刻板行为那都不算啥。

我们得想办法让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规则和方法来学习、生活。比如通过DTT的方式,把一个大任务拆分成无数个小任务,一点点地教孩子,反复练习,直到孩子掌握。

就说教凯凯穿衣服吧,这对正常孩子来说可能是件小事,但对凯凯来说,却是个大难题。

我就把穿衣服这个任务拆分成几个步骤:

1.认识衣服的前后;

2.把胳膊伸进袖子;

3.拉上拉链。

然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每个步骤都反复练习,直到凯凯熟练掌握。这个过程很枯燥,也很辛苦,但没办法,这是帮助孩子进步的必经之路。

凯爸提示

方法再好,贵在执行。凯爸书架上的书籍每一本都可以用翻烂了形容。每一个回合都要在社会里实践。

还有啊,咱家长学习知识,别整那些高大上的没用的东西。什么基因、病因、染色体,还有那些未来的概念疗法,一听就头大。

有些家长一说起这些就特别来劲,好像自己什么都懂了,可一到面对孩子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傻眼了,不是横眉冷对,就是手足无措,甚至还有动手的。

更有甚者,了解这些知识就是为了把孩子的问题责任推给对方。这有什么意义呢?

咱们的精力应该放在孩子的日常需要和问题解决上。

孩子今天不吃饭,咱们就想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孩子不配合训练,咱们就琢磨怎么提高孩子的配合度。实实在在的,比什么都强。

凯爸提示

带孩子最主要是“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一点一点的在生活里“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不要脱离生活实践。

凯爸写了30多篇育儿心得,本想着能帮到一些家长,没想到加了好多微信好友,都想让我给说说孩子的情况。

其实我就是个普通家长,真没资格指导大家什么。而且我学的越多,就越谨慎。

没亲眼看到、没充分接触过的孩子,我哪敢乱提建议啊,这是对你们和孩子的不负责任。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情况。就像去罗马,有钱的可以坐飞机,没钱的坐毛驴,实在不行就走着去。

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到达罗马就行。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长,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

别老想着找什么灵丹妙药,根本没有!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你的情况我也不一定能体会。

咱们家长要杜绝鸡汤,求真务实。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状况,踏踏实实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带娃。

别被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高谈阔论迷惑,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找到属于我们和孩子的那条路。就像我,虽然只有ABA和视觉教学这两个“武器”,但靠着二十年的坚持,也让凯凯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一开始的完全无语言、无社交,到现在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和家人进行基本的互动,这一路走来,满是艰辛,但也充满希望。

在带娃的过程中,咱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孩子可能今天学会了一个技能,明天又忘了;可能会突然情绪失控,大哭大闹;可能会对训练极度抗拒,怎么都不配合。

这些都是正常的,咱们不能因为这些就灰心丧气,就放弃。咱们要相信,只要坚持,只要用心,就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凯爸提示

凯爸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不是一帆风顺。但了解凯爸的都知道,凯爸一直把最快乐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因为我知道,自闭症家庭有多苦,也没有人会真正的同情你。

与其“卖惨”让这个社会部分普通人厌恶,误解自闭症群体。不如让更多的普通家庭了解到自闭症孩子的可爱之处。有句话说的好吗,“叫男儿当自强”。

最后,我还想跟大家说,凯爸就一个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小保安,和好多家长都是社会底层。咱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要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遇到问题了,别一个人扛着,多和其他家长交流交流,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咱们一起加油,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努力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