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鸦片战争林则徐只是被罢官戍边,可他却以死进谏,可惜遗言被调包

原本属于私人所有的蒲城县内达仁巷一片占地1000平米的故居,现如今改成了一座纪念馆。这座纪念馆纪念的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臣

原本属于私人所有的蒲城县内达仁巷一片占地1000平米的故居,现如今改成了一座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纪念的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臣,他与林则徐处于同一时期,都是同朝为官的。爱国之士。

他就是,比林则徐还大17岁的王鼎。

受鸦片战争的牵连,林则徐在1840年被罢官革职,进而被发配新疆伊犁。一场鸦片战争下来,林则徐受到的处分也不过是革职发配而已。

面对国家沦丧,王鼎的做法比林则徐更加坚决,更加义无反顾。

1842年6月8日,王鼎在自己的家中悬梁自尽,以自己的死劝诫道光,劝诫满朝文武,不能和谈,更不能投降。

至于他用鲜血写就的千言谏书是他人生最后的呐喊,只不过,这封遗书也被有心之人调包。

道光没有见到,甚至连王鼎的真正死因都不清楚。

不仅道光不清楚,就连后世之人对于王鼎的故事也知之甚少。

这位同林则徐一样的英雄人物,不应埋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世人应当一睹英雄的风采。

为人高尚,政绩卓著的王鼎

蒲城一家贫困的百姓家中,生下了一个影响家族命运的婴儿。1768年,王鼎出生了。

因家境贫困,他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能寄托在科举之上。所以,王鼎自小好学也善学。

幸运的是,他在18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光耀了门楣,并开始涉足官场。

同晚清政坛上腐败官员不同的是,王鼎为人做官还算老实,靠着稳扎稳打以及出色的人品,他的官越当越大。

等到4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清朝部级领导,开始担任工部侍郎,更是因才干开始担当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岗位。

为官做宰期间,王鼎不仅代表天子巡视各省,更是对于各省存在的冤假错案予以平反,故此他的头上又多了一个王青天的称号。

其官声、名声在晚清的政坛上十分响亮,虽然世人不知王鼎,但史书上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了人品和政绩,王鼎的仕途走起来自然十分的顺当。

57岁的王鼎已经成为了军机大臣,正式踏入了清朝的核心圈的。谁都不曾想到出身贫困的少年,竟在晚年成为了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

1828年,天山南路张格尔的叛乱。虽然声势不大,但却是自乾隆时期以来西北最混乱的一次。

外部势力的干涉,使得平叛工作异常艰难。经过7年的战斗,清朝终于把这股叛乱的势力摁了下去。

在平叛的过程当中,王鼎应战有功,头衔又加了一个太子太保,并成功跻身紫光阁。

嘉庆、道光两帝的重视,使得王鼎对清朝感恩戴德。所以,愚忠在他的心里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禁烟派、主战派中的强硬者

鸦片是祸害中国的祸端,关于如何破除这一祸端,清朝内部有弛禁派和严禁派。林则徐是严禁派的代表,王鼎更是严禁派当中的强硬者。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禁烟的时候,朝堂之上,王鼎成了林则徐坚强的后盾。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有谁反对禁烟,那么王鼎必定站出来与之辩论。甚至道光的禁烟态度有所松弛时,也是王鼎力排众议稳住了道光的心绪。

除了在禁烟上大有所为以外,在对外作战方面,王鼎更是表现清朝官员少有的爱国之气概。

鸦片战争打响的时候,王鼎已经72岁了,但他没有惧怕,反而精神抖擞,要与列强一决高下。

他的心思不仅要用于对外交战,还要想方设法保下林则徐等主战派。

在河南治理黄河时,他以林则徐善水工的理由将林则徐留在身边听用,但道光惧怕列强势力,强行让林则徐戍边。

回到朝堂之上,王鼎再次痛斥投降派的软弱,更是对道光首鼠两端的态度直言痛斥。

可道光此时的心性已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软了,议和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王鼎多次陈述议和的弊端,但道光不为所动。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跪谏、泪谏、牵衣谏,但道光态度如旧。

至此,王鼎已知事不可为。但身为一个忠君爱国之士,王鼎不甘愿清朝沉沦,他选择了最后一种方式劝诫道光。

1842年6月8日,书房之中,王鼎洋洋洒洒的写了千言遗书,将自己的主张与恳求以及应急之策写得清清楚楚。

然后,他自己走向了悬在房梁上的那根白绫。

他准备用自己的死唤醒道光内心当中的勇气。当天夜里,75岁的王鼎死在了家中。

可他的死换回了什么呢?

作为他的政治对手穆彰阿派人去王鼎的家中把他的遗书骗走,并威胁其家属不得透露王鼎死因,只称因病而亡。

道光自然没有看到遗书,更不知道王鼎的真正死因,只当一个老臣去世了,按照惯例下诏书抚恤而已。

远在新疆的林则徐听闻自己的老大哥与世长辞,除了心痛也清楚晚清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灭亡也只是一个时间而已。

蒲城的纪念馆现在对外开放着,可那个爱国热切的王鼎却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