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薛蟠为何搞不定夏金桂3?当红皇商独女vs败落皇商独子

《红楼梦》中,薛蟠是呆霸王,纸老虎,妻子夏金桂是真老虎,当二人组成家庭,薛蟠很快就缴枪投降。按理说,薛蟠和夏金桂属于门当

《红楼梦》中,薛蟠是呆霸王,纸老虎,妻子夏金桂是真老虎,当二人组成家庭,薛蟠很快就缴枪投降。

按理说,薛蟠和夏金桂属于门当户对,而且二人婚前已经相中了对方,为何婚后鸡飞狗跳呢?这就要看看薛蟠和夏金桂的家族背景和教养背景了。

家族背景差异:

薛蟠与夏金桂的背后,站着两个曾经显赫但命运迥异的皇商家族,这种家族背景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婚姻权力格局。

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祖上曾出过"紫薇舍人"这样的高官,掌管中央诏令,显赫一时。然而到薛蟠这一代,薛家已然走向没落,仅靠"户部挂名行商"的皇商身份维持表面风光,实际却"无人做官,就是单纯的商人家庭。

而且薛家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书中说,薛蟠不懂经营,各地的活计坑蒙拐骗,薛家的生意消耗殆尽,薛家的钱财也少了很多。薛宝钗都和邢岫烟说,当时不如往日。

这种社会地位的下降使薛家在与夏家联姻时已处于潜在劣势。为了求婚成功,薛姨妈特意找王熙凤帮忙,借助贾府的威势,来抬高自己,终于求婚成功。

夏家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同为皇商,夏家专营桂花生意,"几十顷地单种桂花,宫里的桂花都是她家供奉的",垄断了京城乃至宫廷的桂花供应。这种专营垄断的经营模式使夏家在经济实力上比薛家强。薛家没有垄断生意。

更令人意外的是,夏父死后,夏母接管生意,生意不仅一点儿都没有萧条,而且依然是京城首屈一指的桂花夏家,没有任何人敢动夏家桂花这块蛋糕。

薛家有男人薛蟠,生意都消耗了,夏家没儿子,只有老奶奶一人,夏家的生意却依然风生水起,依然是京城的当红皇商,事业依然蒸蒸日上,这与日渐衰落的薛家形成鲜明对比。

夏母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夏金桂耳濡目染,自然也养成了霸道性格。而且这种家族势力的此消彼长,为夏金桂在薛家的强势地位提供了坚实后盾。

教育背景不同。

两个家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薛蟠作为薛家独子,理应承担振兴家族的重任,却从小被薛姨妈溺爱,养成了不学无术、挥霍无度的纨绔习性。

他虽然也上过学,但是他不爱读书,也没有什么文化,整个人比较粗俗。

因为妹妹学习好,有文化。薛蟠也喜欢有文化、有素质的女子。他喜欢的香菱和林黛玉都是文采风流之人。林黛玉薛蟠高攀不上,夏金桂也读书,会写诗,属于文艺女青年。薛蟠就相中了夏金桂。

薛蟠“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毫无才学与经营能力。这种教育失败使薛蟠成为一个完全不合格的家族继承人,也埋下了他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种子。

夏金桂和薛蟠是姑舅亲,夏母是薛家的姑娘,她的爷爷是紫薇舍人。都说侄女肖姑,说侄女像姑姑。薛宝钗是一个才女,可以想象,夏金桂的母亲也是一个才女。

夏金桂,虽同样被寡母娇惯,但夏母重视女儿的教育,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她培养夏金桂读书识字,写诗填词,使夏金桂成为一个诗词俱佳的才女。而且夏母在商场上呼风唤雨也影响了夏金桂,所以书中说,夏金桂“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更厉害的是,夏金桂比王熙凤识字,有文化,就更厉害一层。

这种教育赋予了夏金桂远超薛蟠的文化资本和经营能力,夏金桂理家才能应该不弱于王熙凤。她比王熙凤会做生意。因此她以为,自己结婚就能当家理事,甚至协助丈夫做生意。

夏父去世后,夏母独自支撑偌大家业,夏金桂长大后,应该协助母亲做买卖。做生意必须谈判,必须掌握人性。在古代做生意的人都是男人,夏母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生意人,了解人性也了解男人。

夏金桂的母亲一定会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女儿,夏金桂是聪明人,她在母亲身边也应该了解了人性、了解男人。

在夏金桂面前,薛蟠就是小儿科,夏金桂拿捏他,一拿一个准儿。

夏金桂吵闹的深层原因:

从家族结构看,夏金桂作为夏家独女,是家族唯一的继承人,这种地位赋予她强烈的自主意识。

薛蟠虽也是独子,却生活在母亲和妹妹的阴影下,缺乏真正的独立性。

婚后,夏金桂发现薛蟠只是一个幌子,家庭的实际掌控者是婆婆薛姨妈和小姑子薛宝钗,这种权力错位进一步刺激了她的反抗心理。她无法接受在娘家是绝对主宰,到婆家却要屈居人下的处境,于是通过激烈手段争夺家庭主导权。

薛夏两家的联姻本是一场各怀心思的利益结合。

薛家看中夏家的财富与无男性继承人的特点,企图"吃绝户";

夏家则看中薛家与四大家族背景,希望借此提升社会地位。

然而当夏金桂发现"薛家只不过是一个空壳,而薛蟠更是烂泥扶不上墙,没有一点本事时,便开始大吵大闹,企图夺回管家权。这种婚姻算计的暴露,使双方关系迅速恶化,而能力不足的薛蟠自然成为这场博弈中的输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