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经度纬度都跨越很大,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就是公认的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以南属于南方。
南北方以及南北城市就是这么划分的,然而在全国却有一些“不南不北”的城市,下面8个有多少人知道?
第一个:甘肃陇南
陇南,古称“武都”,位于甘肃东南,地处秦巴山区,秦岭一路绵延而来,正好穿过陇南。
陇南还是甘肃唯一属于长江水系的城市,很多地方都表现出南方城市的模样,所以也被誉为“陇上江南”。
其实陇南不仅处在秦巴山区交界处,还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城市,整个城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238.91万。
这里是甘、陕、川交界处,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流经此地。
北国峰峦汇聚,尽显雄浑壮丽;南国烟雨朦胧,尽显温婉灵秀,陇南的生态环境非常好。
别看甘肃是北方省份,又有黄土高原,但陇南的水量却充沛,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人均水量比全国人均水量(约2700立方米)多880立方米。
陇南的自然景色非常丰富,宕昌官鹅沟景区,这里是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山川壮丽,水波潋滟,林木葱茏,幽谷深邃。
它融北国的粗犷与南国的温婉于一体,四季更迭,景色如画,变幻莫测。
无论是春日的繁花似锦,夏日的绿意盎然,还是秋日的层林尽染,冬日的银装素裹,都让人陶醉其中。
而阴晴雨雪间,更是韵味无穷,宛如仙境。
这里被誉为“人间蓬莱境,陇上九寨沟”,让人流连忘返。
除此之外,陇南还有万象洞、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文县天池、白马河景区、碧口古镇、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等景点。
第二个:陕西汉中汉中尽管是北方省份陕西管辖,但这里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都很像南方城市,然而事实也是如此,汉中位于南北分界线以南。
汉中和四川接壤,古代曾有段时间属于四川,毕竟北边是高耸的秦岭,阻挡了人们北上,反而南下四川显得很容易,所以汉中自古以来就和四川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受四川影响,汉中很多方面都和四川类似。
汉中,这片土地被蜿蜒的河流织就,气候如江南般温润,与关中的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将南北风情隔离开来。
北依雍凉之地,南扼巴蜀之喉,汉中自古便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景点丰富,午子山,为道教圣地,素有“汉南胜景区、陕南小华山、陕南小武当”之美称。
主要景点有:午子朝霞、白皮松林、飞凤山、大峡河、小峡河、热风洞、九龙飞泉、千亩茶园等。
午子峰巍然耸立,峭壁千仞,攀登至顶,只见绿林如海,百鸟齐鸣,风光旖旎,使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这里,曾是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忘返,挥毫泼墨,抒发胸臆的圣地。
第三个:陕西安康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面积23500平方千米,人口247万人,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
安康以汉江为界,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大巴山约占全市面积60%,秦岭约占40%,秦岭巍峨横卧北方,海拔多达2500米;大巴山主脉如龙蜿蜒于南,海拔普遍2400米。
而凤凰山,从西向东轻抚汉江谷地与月河川道,勾勒出“三山夹两川”的壮美画卷。
在这之中,汉江谷地宛如翡翠镶嵌,其平均海拔仅为370米,低缓而宁静。
在秦楚文化的千年交融下,安康犹如一幅南北交织的画卷,风物秀美,人文荟萃。
它细腻如南方水乡,又粗犷似北方大地,因此被誉为陕西中最不像陕西的城市,真的是独特而又迷人。
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
中坝大峡谷,位于汉江南边,景区由大峡谷、小峡谷、牛心峡、龙洞和黄村坝田园五大景区和一百多个景点组成,非常壮观。
两侧岩壁巍峨耸立,层峦叠嶂,直插云霄,高达千米。茂密的森林如绿色帷幕般覆盖其间,让人在诸多角落抬头仰望,只见绿意盎然,难觅天空之蓝。
深邃小峡谷,宽度不足一米,地势陡峭,峡谷内,水流奔腾不息,如白练飞舞,山石奇特,尽显自然之趣。
奇峰峻峭,瀑布秀美,悬崖峭壁,令人惊叹。短短一公里内,河流数次跌宕起伏,非常具有视觉感官。
第四个:陕西商洛
商洛,位于陕西东南,总面积19292平方千米,人口202万人,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距离秦岭只有短短约5公里,商洛,坐落于秦岭南坡,横跨南北分界线上,市区在南方,而下辖的洛南县则在北方,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商洛成为了一座独特而迷人的“南北交融”之城。
地理上,南部属北亚热带气候,北部属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在境内。
商洛金丝峡景区是值得一去的,峡谷总长度20.5公里,纵深10多公里,为5A级旅游景区,炎炎夏日,当外界处于40度高温时,这里的平均温度确为22℃,真的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景区内,五谷争艳,从河谷到宽谷,再到隘谷、峡谷,直至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嶂谷,每一谷都独具魅力,而嶂谷更是西北大地的瑰宝。
这里,国省级地质遗迹多达31处,每一处都诉说着亿万年的故事,被誉为“中国最窄、世界难寻”的康养秘境,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第五个:河南信阳
信阳,位于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8916平方千米,人口604万人。信阳兼具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区。
信阳明明是北方省份,但却处在淮河以南,是一个地道的南方城市,所以很多信阳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
信阳,这片山水相映的胜地,清新空气如诗如画,宜人气候宛如仙境。
河流交织,宛如大地的血脉,使得这片平原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信阳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它不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更是全国宜居城市的典范,频频跻身十佳之列。
信阳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山上建有300多幢各式别墅,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曾经每年夏天都有上千人来此避暑。
第六个:安徽蚌埠
蚌埠,很多外地人看到这两个字直接蒙圈不认识了,不知道怎么读,蚌埠读音为(beng bu同为四声),这个名字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古代因多蚌而得名,意为遍布河蚌的码头。
该市面积5951平方千米,人口326.2万人,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城市分布在淮河两岸,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所以在地理上来说蚌埠也是一座不南不北的城市。
蚌埠是淮河文化的发源地,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
整个蚌埠市地理非常独特,整个城市被20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围绕,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台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正是这些的地理特征,蚌埠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美丽。
涂山,大禹治水圣地,4000多年前大禹就在此地劈山导淮,并留下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美丽传说。
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礼赞:“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涂山既有北方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非常壮观,历史上很多名人志士到此游玩,并留下了众多著名诗篇,至今被人们传颂。
第七个:安徽淮南淮南,位于安徽中北部,面积565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宜居之城,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
相对于蚌埠而言,主城区大部分位于淮河以南的淮南反而更像是一座南方城市,而不像北方城市,这“南方城市”的温柔里,也藏着几分北方的坚韧。
仅在淮南北部,人们的方言诉说着中原的厚重,而大部分区域,则是江淮官话的轻盈流转,诉说着南北交融的韵律。
淮南代表性的景点是八公山,汉文化重镇,这片土地曾汇聚了无数当时国内顶尖的智识之士,正是他们的智慧碰撞,孕育出了博大精深、流传千古的《淮南子》。
八公山中,以肥陵山、紫金山、硖石山最为有名,三面滨淮,一面滨淝,最早称云条山、北山、楚山,西汉时改称八公山。
第八个:江苏徐州
徐州,面积11258平方公里,人口902万人,既能体验江浙沪包邮的便捷,又能感受到北方城市特有的供暖。
提及江苏,人们或许会联想到那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小桥流水、淡雅如画、鱼米富饶。
然而,位于江苏北部的徐州,却以其独特的北方豪放气质,为这片江南水乡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西北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华夏九州之一,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
徐州最著名的景点应该就是云龙湖风景区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以湖中路为界,分为东湖和西湖,周长为12公里,
宋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东湖,以水上游乐与观光为核心,而西湖,则以疗愈与休闲为主,湖南之地,娱乐与住宿并行,丰富多彩。
依水而分,有水中美景与岸边风光,共计十八景,每景皆独特,各有韵味,相互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八个城市真的就是“不南不北”的城市。对于这些城市,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