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梔子一听张大帅对他所创作的这一首诗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在他的心里自然是洋洋得意了起来,
但是站在一边的生姜,却对张大帅的这一个评价表示出了一种很不理解的态度,
他对着张大帅说道;‘实际上,我刚才所吟唱的这一首诗,是梔子将军触景生情而作的,
他自己认为这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吟唱出来的,想不到居然能得到你如此高的评价,那么其根据是什么呢’,
这时候的张大帅才知道这一首诗是梔子所创作,
于是他就对着梔子歉意的笑了一笑,然后就和生姜说起了如何写诗,怎么才能写好诗的问题。
他递给了生姜一支笔和一张纸,要求生姜老老实实的把他所说的话记录下来。
生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随随便便的问了这么一句话,就受到了张大帅如此认真的对待,
于是他就一声不吭的开始了记录起张大帅关于写诗的方法和技巧来了,
梔子一看生姜开始记录张大帅的谈话,他也搬来一张凳子坐在生姜的旁边开始记录了起来,
张大帅对于梔子这种虚心好学的态度很是满意,于是就滔滔不绝的开始了关于如何才能写好诗的道理,

他面对着梔子和生姜说道:‘要想写好诗,必须注意过好炼字与修辞,韵律与节奏,主题与情感,形式与结构,观察与灵感,创新与独特风格这几个关卡,
第一个就是炼字与修辞,炼字是创作格律诗词的重要技巧,主要包括炼实词和炼虚词两个方面。
例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通过炼字来增强表现力。
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和拟人等也能显著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第二个是韵律与节奏,韵律和节奏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诗歌需要通过韵脚、押韵等手法来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
例如,熟悉《平水韵》和《中华新韵》等韵书,掌握诗歌的韵脚和节奏,可以使诗歌更加动听和易于传唱。
第三个是主题与情感,选择有深度和情感的主题,如爱情、友谊、人生等,能够激发创作灵感。
写诗需要用心感受,保持感性的状态,让诗歌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
第四个是形式与结构,诗歌的形式结构包括行数、字数和押韵等。保持每一行诗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元,避免过度的散文化,形成自然的停顿和跳跃。诗歌写作需要不断转折,可以是听觉上的、空间上的、时间上的等,以增加诗歌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第五个是观察与灵感,观察力是创作的重要素质。通过观察自然景物、人物行为等,用心感受其中的细节和情感,将其转化为诗歌的表达。发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将其转化为诗歌的素材,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第六个是创新与独特风格,诗歌是一个自由的艺术领域,勇于创新,尝试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形式,打破传统的束缚,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其他诗人的风格和技巧,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
正当那张大帅大谈特谈他的有关于如何写好诗的理论时,突然有人前来报告说是外邪国里的燥将军和寒将军扛着一面写着;‘胸膈郁热,中焦气滞’八个大字的旗帜带着百万大军向着八尺国发起了进攻,
张大帅连忙就停止了他的说教,准备策马扬鞭去找刘伯温商量怎么样迎敌的问题,
梔子和生姜正听得是津津有味,一看那张大帅想要去找刘伯温商量退敌之计,这就使得生姜感觉到很是扫兴,他就毫不客气的对着张大帅说道;‘你是一个堂堂的大元帅,怎么可以策马扬鞭去找那刘伯温请教退敌之计呢,我看还是由我跑一趟去把他叫过来更为妥当’,
张大帅觉得生姜的话很是有道理,就答应了生姜的请求,准备让生姜去把刘伯温叫到神农庙里来,
正当那生姜翻身上了马要出发的时候,梔子看见了那刘伯温已经是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敏捷的跳下了马,
那刘伯温的心情可能比张大帅还要紧急,他是一边跑着,一边就对着张大帅大声的喊道;‘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汤主之’这么一句话,
当梔子听见了这一句话后,立刻就感受到了自己即将要再上战场,所以他就主动的走到了张大帅的身边准备听候张大帅的命令,
可是那张大帅一时半回还没有弄明白刘伯温所喊的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对着刘伯温问道;‘你刚才所喊的这一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啊’,
刘伯温见张大帅没有理解他所喊的话是什么意思,就急促的对着张大帅说道;‘我已经了解到了那个外邪国里的燥将军已经伙同着寒将军带着队伍向我八尺国发起了进攻了,他们来八尺国目的是想在这里创造出一个下后邪陷胸腹的环境供他们实现胸膈郁热,中焦气滞,而导致当地老百姓出现心烦腹满这一个痛苦的现状,
经过考虑后,我觉得需要派出一个梔子厚朴汤团队去对付入侵者,所以我就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向你报告

欢迎喜欢伤寒论外传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转发,点赞,收藏或者是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把固涩难懂的伤寒论原文变得简单易懂。需要电子书的朋友可以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