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特朗普针对对华145%的高关税发表了新的讲话,表示如果能达成协议,美方将大幅降低关税,但不会降至零。
之后特朗普话锋一转,直言中方必须与美方达成协议,否则将无法与美国做生意,因为美方是“定规矩的一方”。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霸气的回应了10个字,清晰表明了我国的立场!

特朗普在4月初推出了所谓的“互惠关税”政策,针对全球多个贸易伙伴提高关税税率,其中对我国更是颇有照顾。
在4月7日至9日期间,美国将针对我国的关税迅速提高至125%,再加上此前2月和3月针对芬太尼相关产品征收的20%关税,我国输美商品实际上面临145%的总关税税率。

而对中国征收145%的高关税将“切断美中之间的大部分贸易”,这将使美国的平均关税率达到“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未见的高水平”。
这场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停额外关税90天,唯独对中国继续保持高关税压力。

4月22日,特朗普在谈到关税问题时改变了此前的强硬态度,称“目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45%关税确实很高,如果与中方达成协议,美方会大幅度降税。”
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45%很高,最终不会是这个数字。它会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
然而特朗普的表态包含着明显的条件,那就是中方必须与美方达成协议。

在特朗普释放缓和信号的第二天,4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贝森特表示,美中之间的高关税(美国对中国为145%,中国对美国为125%)在谈判开始前必须降低,但特朗普不会单方面采取这一行动。
“双方都认为这些水平是不可持续的,正如我昨天所说,这相当于禁运,两国之间的贸易中断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贝森特的表态揭示了美方的真实意图:要求中国先行降低关税,以此作为开启谈判的前提条件。这与特朗普自称是“定规矩的一方”的言论如出一辙,展现了美方试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中国让步的策略。
同时贝森特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金融协会会议上针对我国发表了评论,他直接指出“中国需要改变”。
然而当我国对美方的高压态度作出强硬回应后,贝森特似乎恼羞成怒,转而对中国发出了新的威胁。

面对我国的坚定立场,贝森特于4月23日发表讲话,呼吁世界银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他声称:“世界银行每年都在向已经不符合世界银行借款标准的国家提供贷款。持续放贷的行为毫无正当理由,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视为“发展中国家’是荒谬的。”
贝森特针对中国的这一表态,实际上是试图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切断中国在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中的资源渠道。
他指出:"虽然这是以许多西方市场为代价的,但中国的崛起既迅速又令人印象深刻。但如果中国想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与其实际重要性相称的作用,那么该国需要'毕业'。"

特朗普政府之前也曾尝试切断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2019年12月,特朗普曾在推特上质问:"世界银行为什么要向中国贷款?这可能吗?中国有大量资金,如果没有,他们就创造它。停止!"这一立场延续至今,反映了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打压中国的一贯策略。

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我国的立场简明有力,用十个字概括:“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既展示了中方不惧美方高关税压力的坚定态度,也表明了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解决贸易分歧的开放姿态。

相比美国面临的困境,中国似乎更有底气应对这场贸易战,自特朗普2018年首次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显著降低。
2018年,面向美国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9.8%;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8%。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不断下降,如今只有约11%左右。

同时中国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对欧洲、东盟等地区的出口额不断提升。目前,中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加上广阔的内需市场,即使失去部分美国市场,中国商品依旧不愁销路。
此外美国的高关税压力可能进一步促使中国加速其“国内需求扩张”战略,释放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加强国内经济,这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美贸易摩擦已进入关键时刻,双方态度都很鲜明,美方以高关税为筹码,试图迫使我国接受其条件,却低估了我国的韧性和决心。
在全球格局多极化的今天,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终将遭遇失败,中国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保持开放态度,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无论是继续对抗还是开启对话,我国都已做好充分准备,以实力和智慧应对任何挑战。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美国财政部呼吁世界银行停止按照发展中国家标准向中国提供贷款
观察者网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联合早报 特朗普呼吁世行停止向中国发放贷款
光明网 中方回应美国最新关税表态:打,奉陪到底 谈,大门敞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