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家里有一个德云社的郭麒麟,为何舍弃相声,去演戏?

多少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郭麒麟似乎和大部分的二代们不太一样。印象中,因为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这些群体不用付出努力,就

多少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郭麒麟似乎和大部分的二代们不太一样。

印象中,因为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这些群体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借着父辈余晖过上超越甚至凌驾于身边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他们的脸上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优越神态,行为上也大多看起来比较随意且漫不经心,毕竟一切都被喂到了嘴边,不需要亲自去争抢生存资源,个人气质上就不会带着掠夺者(他们的父辈一类的人)的凌厉感或者艰苦求生者(大多数普通人)的微紧感。

通常我们讲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甚至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家境及成长环境如何,并不是在信口胡说。

那么时常出现在公众眼前的二代们大多是什么样子的呢,以最著名的王思聪为代表,吃喝玩乐、花边新闻满天飞都是常规操作,最主要的是他真的可以在人前呈现一种“老子”谁都不服的桀骜姿态。

星二代里也有比较典型的人物,拿最近活跃又正当年的来说,董子健还有刚挂了几天热搜的陈飞宇,虽然他们身上没有纨绔子弟的特质,但在公众视野里的表现,都淡然的不像娱乐圈内人士,他们既不急于表现,也不会刻意做小伏低,和那些白手闯荡,不顾一切都要抓住机会的艺人们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依照郭德纲在相声界乃至在演艺界的地位,照理说郭麒麟应该也要具备这种泰然处世的气质才对,然而你们有从他身上看到吗?没有吧,郭麒麟表现出来的模样,反而和那些没有强大背景(或者被人捧但也有可能随时被放弃),仅依靠运气和实力向上爬的普通艺人一样,他看起来有一种不符合身份(当代相声之王的儿子)的努力和谦逊。

何以至此呢?或许郭麒麟不过是想摆脱郭德纲过于沉重的影响罢了。

郭麒麟出生时,郭德纲就是个不得志的无名相声演员,几次努力创业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第一任妻子也就是郭麒麟的生母忍受不了他的落寞和无为,选择了和他离婚。

还在襁褓中的郭麒麟,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他的童年应该是在经济条件不太好,母亲缺失,父亲又长期到处谋生的环境中度过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2005年左右才开始好转(郭德纲红了),而此时郭麒麟已经八九岁了,基本性格以及三观基础已经打定。

这就是他身上至今没有二世祖那种气定神闲气质的最主要原因。

后来郭麒麟也不过才十五岁,就退了学要子承父业做相声演员,郭德纲倒也顺了他的意,竭尽全力的培养他,为他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露脸表演机会。

可是几年过去后,张云雷红了,孟鹤堂红了,烧饼红了,岳云鹏更是红到了顶峰,但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郭麒麟呢,在相声和喜剧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挣脱不了“郭德纲儿子”的标签,做不好了,会加倍受嘲讽,做得好了,那就是果真有个好爹。

至于他的个人能力呀,相声水平呀,没有人真正关心,反正默认的规则是,无论他能拼到什么咖位上,以后德云社都会是他的。

时间长了,渐渐长大的郭麒麟才明白,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超越立在自己面前那个名叫父亲的大山,甚至于,他可能都没有机会去山顶看看,只能做一个卧在半山腰树荫下的小土包。

虎父又怎会出犬子,更何况是也吃过苦也经受过严格教育的郭麒麟,更是不甘心一辈子都做附属品。

所以醒悟过来的他很快整理好了自己的羽翼,毫不留恋的飞离了那个虽能为自己遮风挡雨,但却也把自己的人生高度严格限制起来了的巢穴。

此后他就像其它无基础的小艺人一样拍戏、上综艺、接通告,真正地谦逊的去努力着,他力图搭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名气体系,来减弱父亲郭德纲的影响(虽然郭麒麟在演戏上能如此迅速的闯出名声,根本离不开郭德纲的名气铺垫)。

现在呢,有了《庆余年》《赘婿》两部代表作以及在许多热门综艺中频繁展现性格魅力的郭麒麟,已经算是取得了不小的突破,至少现在大家会堂堂正正地称呼他为郭麒麟,而不是郭德纲的儿子了。

同时在父亲郭德纲那边,郭麒麟也开始受到了刮目相看的待遇,有一次郭德纲特意带着徒弟们浩浩荡荡的去探望郭麒麟,面对许久未见的今非昔比的儿子,郭德纲言语之间除了思念,其余尽是骄傲和自豪。

想来如果还在德云社,郭德纲和郭麒麟的对话内容应该就是“这次为什么没做好”或者“下次继续努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