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不仅是智慧的源泉,更是教育者灵魂的灯塔。为进一步提升文综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凝结高效阅读学习思维,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文综教研组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分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相关内容,旨在通过阅读与交流,激发教师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分享环节
张绒绒老师以教学中的具体任务和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为切入点,对教育展开了深度思考。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过程中,她紧密联系自身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她深刻意识到,教育是一段没有终点的学习旅程,身为教师,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持续汲取新知识,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精准对接学生日益多元且不断发展的需求,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合其成长需要的教育服务 。
贾小雅老师从用心教育、阅读体悟、思维启迪等多个角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在她看来,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温暖且深刻的心灵治愈之旅。课堂的核心永远是学生 ,教育者需要重新审视知识的本质,把语言视作激发创造力的有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身为有着多年带班经验的班主任,梁永峰老师带来的阅读分享紧密关联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梁老师觉得,阅读给予人的并非僵化的知识,而是愉悦体验和内心平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阅读走进学生内心,以思维触动思维,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个性,耐心倾听家长诉求,同时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只有多方携手,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温暖有爱、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环境。
霍汉东老师围绕课堂教学和家校沟通展开分享,将阅读时积累的金句融入其中,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他指出,作为教师,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霍老师也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及时沟通,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动态,教师掌握学生在家表现,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总结环节
在活动的尾声,王小健副校长为本次分享会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发言。他指出,阅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精神富足同样意义非凡。身为师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所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与指责。王校长对文综组教师寄予厚望,期待大家能把从书中汲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切实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教研与育人实践中,真正达成 “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的目标。
春深不觉尽,墨韵已生根。阅读是教育者永不停歇的精神远征,纵使岁月在眉间镌刻迥异的年轮,思想在星空下映照不同的光芒,我们始终以追光者的姿态仰望教育苍穹,于教育创新的长空中扶摇九万重。当四月的春风翻开教育的扉页,愿每位师者都能:眼中有星河,胸中有丘壑,手中有灯火,让每个与书相伴的日子,都成为照亮童心的永恒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