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吃了这么多年,才知道蛋黄酱和沙拉酱的区别这么大,再也不会弄错

上周去朋友家聚餐,她端出一盘蔬菜沙拉,旁边特意放了两瓶酱料。眼尖的我发现,一瓶标签写着“蛋黄酱”,另一瓶标着“沙拉酱”,

上周去朋友家聚餐,她端出一盘蔬菜沙拉,旁边特意放了两瓶酱料。眼尖的我发现,一瓶标签写着“蛋黄酱”,另一瓶标着“沙拉酱”,另外的几个朋友却随手混用,有人还嘀咕:“这不都是拌沙拉的吗?”这事儿让我发现,好多人天天吃这两种酱,却压根没搞清楚它们的区别。接下来,菜卫卫给大家聊聊这俩长得像、名字像的酱料,到底藏着多少不一样的门道。

第一个,原料不同

蛋黄酱就像“极简主义者”,主要就三样:生蛋黄、植物油、酸(柠檬汁或醋),再加点盐糖调味。这里的植物油常用橄榄油、大豆油或菜籽油,讲究的家庭还会用葡萄籽油来提升风味。全靠生蛋黄里的卵磷脂“发力”,通过不断搅拌,蛋黄中的卵磷脂会让油脂和水充分乳化,形成细腻浓稠的膏体。而沙拉酱更像“混搭玩家”,虽然也是以蛋黄和油脂为基础,但配方更“灵活”。有的还会加水、淀粉来调稀稠,糖的用量明显多很多,有的还加蜂蜜、炼乳、番茄膏,甚至芝士粉、坚果碎。更直观的区别是,蛋黄酱的原料表通常更“干净”,而沙拉酱可能有更多食品添加剂,比如增稠剂、防腐剂,这也是两者在保存方式和保质期上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起源不同

蛋黄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据说是诞生于西班牙的马略卡岛,当时一位厨师在制作酱料时,误将橄榄油慢慢倒入蛋黄中,意外创造出这种丝滑的酱料,最初叫“马约卡酱”,后来在法国演变成“蛋黄酱”(Mayonnaise)。在传统西餐里,它是当之无愧的“酱料百搭王”,不管是冷盘沙拉、三明治,还是热菜里的酱汁,甚至炸鱼薯条的蘸料,都少不了它。而沙拉酱的起源则更“年轻化”,它其实是蛋黄酱的“改良版”,尤其在亚洲地区更为流行。二战后,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大众对便捷、实惠酱料的需求,商家在蛋黄酱的基础上调整配方,降低油脂比例,增加糖分和水分,让口感更清爽香甜,更符合亚洲人的味觉偏好。

第三个,口感不同

打开两瓶酱对比,肉眼可见区别:蛋黄酱像凝固的奶油,用勺子挖起来沉甸甸的,慢慢往下滑,入口是浓浓的蛋香和油脂的醇厚感,酸和咸平衡得刚好,后味带点坚果香(用橄榄油的话)。这种“厚重感”特别适合配肉,比如煎牛排、烟熏三文鱼,能裹住食材,让口感更丰润。沙拉酱则像稀一点的酸奶,颜色更浅,舀起来很快流动,第一口就是明显的甜味,接着是淡淡的酸,蛋香和油味没那么重,吃起来更清爽。比如吃蔬菜沙拉时,沙拉酱能让生菜、黄瓜等清爽的蔬菜更显鲜甜,不会掩盖食材本身的脆嫩。很多人喜欢用沙拉酱抹面包、蘸炸鸡块,就是因为它的甜味和酥脆外皮搭配起来很“解腻”。

第四个,用途不同

在实际烹饪中,两者的用途可谓“各有专攻”。蛋黄酱是西餐冷盘的“核心成员”,比如经典的鸡蛋沙拉,把煮鸡蛋切碎后,拌入蛋黄酱、洋葱碎和盐,就是三明治的绝佳馅料。还有土豆沙拉,煮熟的土豆块配上蛋黄酱,再加点酸黄瓜,口感绵密又有层次。在热菜里,蛋黄酱也能变身,比如做班尼迪克蛋的荷兰酱,其实就是加入黄油和柠檬汁的蛋黄酱变种。还有炸鱼薯条的塔塔酱,也是以蛋黄酱为基底,加入酸黄瓜、洋葱等制成。

而沙拉酱则更“接地气”,尤其在亚洲家庭中应用广泛。早餐时,用沙拉酱抹在吐司上,加片生菜和煎蛋,就是快捷的三明治。做水果沙拉时,淋上沙拉酱,甜味能提升水果的香气,而且不用担心掩盖果香。还有很多中式家常菜,比如凉拌菜、凉拌粉丝,加一勺沙拉酱,能增加滑润的口感,又不会像传统芝麻酱那样厚重。另外,市售的沙拉酱还有很多“细分选手”,比如焙煎芝麻沙拉酱,直接用来拌蔬菜沙拉,连调味料都不用再加,而蛋黄酱很少有这种“复合口味”的产品。

第五个,保存不同

从保存方式来看,两者都需要冷藏,但具体细节有差别。蛋黄酱因为原料更天然,不含太多防腐剂,开封后最好在1 - 2周内用完,而且每次使用时要确保勺子干净,避免生水进入瓶中,否则容易变质。沙拉酱由于添加剂的存在,保质期相对较长,开封后冷藏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甚至有些品牌标明常温下未开封能存放更久。另外,蛋黄酱在低温下质地会更浓稠,有时从冰箱拿出来会有点“凝固”,可以稍微回温再使用;沙拉酱则比较稳定,冷藏后依然保持顺滑的流动性。

常见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混淆两者的用法,结果影响了菜品的味道。比如有人用沙拉酱做土豆沙拉,会发现口感偏水,不够绵密,这是因为沙拉酱水分多、油脂少,无法让土豆块紧密结合。而用蛋黄酱拌水果沙拉,可能会觉得“腻”,因为水果的清爽和蛋黄酱的浓醇不太搭。还有人在做三明治时,以为两种酱随便选,其实如果是火腿、芝士这种咸味食材,蛋黄酱能提升风味。如果是果酱、奶油蛋糕类的甜味三明治,沙拉酱的甜味更合适。另外,很多快餐店的“沙拉酱”其实是改良版的蛋黄酱,或者两者的混合体,口感介于两者之间,这也是为什么在家复刻时总觉得味道不一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