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30日报道(本网记者 周涛)4月30日上午,在全国"6·6放鱼日"来临前夕,宁德市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在霍童溪八都段水域开展生态增殖放流活动,30.3万尾蕉城本土培育的香鱼苗跃入溪流,为母亲河注入新的生机。这批体长均超11厘米的高品质鱼苗,由地方龙头企业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捐赠,总价值逾30万元。

运输鱼苗的特种车辆到达现场。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工作人员开闸放流。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位于宁德职教园附近的放流点碧波荡漾,一尾尾香鱼苗在技术人员引导下分批入水。据蕉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庆荣介绍,香鱼素有"溪流清道夫"美誉,其特有的藻类摄食习性可有效净化水质,对维系霍童溪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放流成效,技术人员提前完成苗种疫病检疫,并通过科学选址结合后续管护,使鱼苗存活率显著提升。

30余万尾香鱼苗通过管道游入霍童溪。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工作人员展示即将投放的香鱼苗。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企业成长得益于家乡水土滋养,回馈生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连续多年参与放流的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尤维德表示。活动现场,由沿溪镇村党员干部、护渔队员组成的巡逻队同步上岗,将开展为期数月的专项守护行动,严控非法捕捞行为。

放流现场。东南网记者 周涛 摄
当前,霍童溪流域已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全民参与"的生态养护新模式。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行动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既为本土特色鱼类创造繁育空间,更探索出多方协同的流域治理经验。下一步将通过跟踪监测香鱼种群动态,持续优化放流技术,让"水清鱼跃"成为霍童溪常态。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
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
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
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