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内容生产、内容传播、用户沉淀、商业变现,这些围绕内容产业的传统链条,随着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的变革,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
以往的企业也常号称售后服务,定期跟踪定期回访,但是,象这种隔着条电话线的沟通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心里,而走近消费者的身边,倾听消费者的心声,运用社交化媒体工具等为其提供心贴心的亲情化互动化娱乐化沟通,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同时更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一但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还担心消费者不成为产品的忠诚客户吗?
迈克尔·J·沃尔芙是美国最大媒体与娱乐业顾问机构-BOOZ-Alan & Harnilton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创始人。
他在前几年出版的《娱乐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娱乐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娱乐因素已经成为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增值活动及市场细分的关键,娱乐经济已成为新的世界通货,21世纪的货币不是欧元,而是娱乐。
娱乐的这种巨大力量,催生了整个娱乐营销的概念。
迈克尔·沃尔芙曾自问自答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消费者的时间如此少、口味又如此善变的世界里,企业应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呢?
一旦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企业可以加进些什么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产品更具吸引力?
答案只有8个字:娱乐内容或娱乐要素,也就是娱乐的内容和经验。
今天,娱乐业对经济的冲击铺天盖地、无所不至,公司必须超越竞争对手,去取悦、撩拨和教育消费者。
换言之,公司需要提供消费者可以参与的娱乐经验。
娱乐营销,换言之就是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提出的“动态平衡营销理论”中的要素——生动化营销。
生动化营销的到来决不是偶然的。新经济中物质的因素在逐步降低,非物质或是人文的因素在快速增加,以两大手机品牌的竞争为例,比如小米,提出一句震撼人心的广告“小米,为发烧而生”,打破了该产业以技术竞争为核心的概念,首创小米社群和贴吧,迎合了年轻人参与分享手机设计生产过程那种求新求变的风尚,于是拉开了和对手的竞争。
可见,即使是高科技产业的产品,也必须在实用之外,加入休闲娱乐方面的附加价值,才能发挥它整合营销的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百事可乐公司主席罗杰·思瑞克曾说:饮料之战没有永远的赢家,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趣。这大概是生动化推广的一种境界。
国际知名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就更应该在营销过程中寻求“生动化”方式。
如今的用户喜欢感受到自我的进步与成长,当一些传统的营销方式被广泛使用以后,用户的体验和审美会出现明显的疲劳化。
人如果和外部世界缺乏交流沟通,是会感到恐慌的,为了解除这种恐慌,人会不断的寻找新的资讯,新闻来填充自己,很多时候,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吐槽,并不是单纯为了吐槽,是为了证明,我还没过时,和社会还没有脱节,从而获得社群从属的安全感。
网络红人的出现恰恰解决了,传统资讯认知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一个段子,或者调侃,既能够产生有趣的效果,又能够轻松获得相关资讯与谈资,使得各大平台争相推出这样的栏目,这样的方式轻松友好,生动有趣,既能娱乐大众,又能获取资讯新闻,而新闻资讯又为这样的方式提供了持续的,稳定的内容来源。
比如阿里上市后,有一个好玩的段子:“你有车吗?”“没有”“你有房吗?”“没有”“那还谈什么!”“我是阿里老员工”“讨厌啦,怎么不早说!
好玩的段子,就是这样,能打动用户,能传播品牌,这些段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但又有更强的戏剧性。
一个产品是否有市场竞争力,除了与对手有明显的差异外,具有为顾客认同的某种独占价值十分关键。花丝轩化妆品就通过“寻找全国最美的微笑”主题活动打动了许多粉丝的心。
现在,许多企业都十分注重消费者数据库营销,这其实反映了在市场形成的一个个独特的顾客群体中,细分策略更利于我们掌握消费脉动,企业也可以通过认知并回应不断改变的顾客需求和价值来持续为顾客寻找并创造新的价值,它他表现在数据库统筹整合得基础上,细分数据库里的顾客和潜在消费者,然后分析用户信息,明确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最佳渠道时间和环境,从中把现有的消费群体进行细分,找出针对性途径,学会辨别那些品牌联系和态度变化才能支持消费者保持原状或改变购买行为。
康X瑞健康家园针对老年会员多但不会上网的现状,做了一系列以老带小的推广,会员在门店买东西可以换取抽奖券或者现金券,只有在网上商城才能用,“逼着”不会上网的老人回家问儿女,有了流量,再用品质和低价吸引住年轻群体。
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两种整合来实现,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
总之,生动化营销就是中小企业围绕产品所展开的一切推广手段、方法和模式都要从过分的商业促销中走出来。
从全民参与角度出发,强调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在活泼中融入个性,在轻松中吸引投入,同时,双方保持协同一致与交流沟通中增加理解、友好等动态平衡元素。
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生动化营销的最大特点是摒除和削弱传统营销中严肃、呆板。凝重的一面,让产品变得亲和。
轻松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了生动化营销手段,企业何必板着脸挣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