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农村,如果遇上红白喜事随得礼金越来越多,我们该怎么办?

过去农村中的红白喜事一直存在大操大办的情形,假如有老人去逝儿女们就会大摆排场,亲戚朋友来奠典逝者时吃饭或送礼等等的现象发

过去农村中的红白喜事一直存在大操大办的情形,假如有老人去逝儿女们就会大摆排场,亲戚朋友来奠典逝者时吃饭或送礼等等的现象发生。遇上儿女嫁娶的喜事时就更不用说,人们都在比自家能请多少桌亲朋好友,能收多少礼金等等的问题。这些事情在农村是常见的现象,多少年以来一直存在已形成了一种习俗,尤其在北方地区的情况比较盛行。

对于这种地方的习俗,普通人也无可奈何,只能选择随流跟着别人走,参加宴席上礼金是一种礼尚往来的表现。下面就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例说明,在过去十几年间,人们遇上亲戚朋友的儿女嫁娶婚宴时都得送礼金。而互相送得礼金一年比一年多,一次从500元直涨到2000元,就连参加一场亲戚朋友普通白事业随礼金也得1000元。这些让人们深感到困惑,这种人情往来的花销让普通人难以承受,但又无法改变只能默默去忍受。

对于以上这种现象的产生,人们私下都议论纷纷,在三十年多前随礼金不过是八元或十元,如今动不动就上千元,许多人都被这些事所困扰。例如,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各种送礼礼金开销为3万元左右,我的一个朋友他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广,一年送礼礼金开销为5万元左右。通过这些现实中的例子来看,如今在农村遇上红白喜事随礼金额过大,人们有些承受不起了。这就是现实中每年都会发生的事,在放寒暑假期间,各种升学宴、同学宴都会进行,借此来收取更多的礼金。

面对在农村的现实中发生的这些事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关键一点是要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让人们树立正确的送礼观念,人情来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礼的礼金应该减少,从宴席规模缩减开始,尽量减少宴请人数,参加宴席得礼金减少到每次500元为好。同时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措施,让这股风气降一下温度,引导人们正确看待送礼这件事,不能有借机来敛财的思想。

另外还要通过平时人们人际交往时,一定加强各种思想上的引导,让人们认清高礼金对于任何人来说是没有益处的,只能增加人们生活负担。只要人人都能坚持少送礼金,久久为功下去就会产生好效果,让送高额礼金逐步降下来,回到正常的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上就是我个人斗胆提出得一些想法与意见,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来分享个人观点,共同关注社会人情往来过程中的送礼金过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