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正式对外宣布,在持续且强力推进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过程中,以色列军队将无限期地驻扎于加沙、黎巴嫩和叙利亚这三个敏感地区。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本就备受国际社会瞩目,而此番决定无限期驻守,不仅会打破中东现存的地缘政治格局,还会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多重强烈的信号,标志着原有的地区安全局势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与变数。
自巴以冲突全面升级以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迅速突破加沙地带范围,将战火蔓延至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区域和叙利亚境内。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在加沙建立第二个“费城走廊”的战略构想两周后,国防部长随即宣布以军将长期滞留三国领土。
自巴以冲突全面升级以来,以色列立即在军事行动中展现出了强硬且激进的态势,迅速突破加沙地带范围。一方面将战火延伸至了黎巴嫩真主党所控制的区域,使得该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当地百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军事力量还渗透到了叙利亚境内。
为进一步加强对加沙地带的控制和影响力,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在加沙建立第二个“费城走廊”的战略构想的两周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就宣布以军将长期滞留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三国的领土。长期的军事滞留也就意味着以色列正以建立安全缓冲区为幌子,实施系统性的领土扩张战略。
以色列的扩张
当初以色列在建国初期,其实际控制的土地面积仅仅为 1.52 万平方公里。然而,自建国之后,以色列通过多次中东战争,将国土的控制范围逐步扩大至2.5万平方公里。从当前的局势来看,以色列所开展的军事行动延续了其自建国以来通过战争扩张的逻辑,试图以军事存在的方式,对周边地区施加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对这些周边地区的实质控制。
以色列的扩张冲动源于严峻的资源与地缘困境。
虽然以色列位于石油能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但其国内并没有直接可以开采的石油,主要以油页岩和少量的非油页岩石油为主,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尚未得到开发。作为能源进口依赖型国家,以色列超过90%的能源供应依赖外部输入,一旦波斯湾地区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的能源运输通道受阻,将对以色列的国家运转造成毁灭性打击。
同时以色列狭小的国土面积也给其国家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不仅在战略纵深上严重不足,一旦遭遇外部军事威胁,由于国土范围较小,以色列几乎没有太多缓冲地带可供回旋和应对,这使得其国防安全面临着较大的潜在风险。而且在发展空间方面,有限的土地也难以满足其在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多领域不断拓展的需求。
据统计,以色列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不足周边国家的三分之一,这一现实迫使以色列寻求外部突破。
在此之下,通过军事手段获取战略资源、扩大生存空间,逐渐成为以色列维持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包括打击哈马斯、遏制黎巴嫩真主党、介入叙利亚局势,,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以色列可以通过影响叙利亚的局势走向来扩大自身的战略纵深和生存空间,这些都是以色列通过军事手段获取资源、拓展生存空间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实践。
除领土扩张外,以色列此举还包含孤立伊朗的深层战略考量。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叙利亚境内多个什叶派民兵组织,均属于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军事联盟。在无法直接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下,以色列试图通过分化瓦解这些组织,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美伊核问题谈判的关键阶段,以色列的军事施压能够为美国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进一步压缩伊朗的战略回旋空间。这种联动效应使得伊朗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压力,地区力量平衡面临重大调整。
然而,以色列的军事扩张在本质上已经构成对主权国家的严重侵犯。只是,美西方国家对此一致的保持集体沉默,与他们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美西方国家的虚伪双标
在俄乌问题上,美西方国家主导实施多轮严厉制裁,并无端指责中国。但面对以色列公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美国不仅明确表示支持,还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先进武器装备和情报支持。
这种双重标准暴露了美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虚伪本质,其维护的“国际秩序”实质上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霸权逻辑。
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明确谴责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行为,敦促以方立即撤军。与此同时,中国派遣5架运-20运输机和1架空警500预警机赴埃及参加“文明之鹰-2025”联合训练,根据最新消息,歼10C已经现身埃及瓦迪阿布里什基地。
这一举动不仅给埃及空军提供一个近距离观赏中国先进战机在模拟空战对抗、协同飞行和其他内容的战术演练的机会,还展示了中国空军的现代化作战能力还有后勤保障和指挥体系,更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正在为地区安全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当前,中东局势正持续恶化。美国双航母战斗群已部署中东,搭配大批轰炸机与驱逐舰,试图以庞大军力逼近伊朗、哈马斯与胡塞三重敌手。4月17日深夜至18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荷台达的空袭造成了80人死亡、160人受伤,成为巴以冲突升级以来最血腥的一次军事打击。而美国并未就此收手,4月19日晚美军再次空袭也门老百姓最主要的石油港。
同时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双方在边境地区展开激烈交火。4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态:在哈马斯被彻底消灭前,加沙战事不会停止。多方势力的角逐加剧了中东地区高度危险的不确定性。
以色列原计划于5月袭击伊朗核设施,却被特朗普以正在和伊朗继续谈判为由叫停。然而伊朗面临来自以色列和美国的双重战略压力,如果美伊核谈判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局势可能就会全面失控。
最后
美以的军事联动,事实上已在中东开辟“第二战场”,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以色列的军事扩张严重威胁地区和平稳定,也暴露了国际秩序的深层次矛盾。美西方奉行双重标准,加剧了国际信任危机,削弱了国际法的权威性。而中国等新兴力量积极参与,为维护公平正义带来了新机遇。未来中东局势走向,既取决于各方军事博弈,也考验国际社会维护国际法权威、推动政治解决的智慧与决心。
这场复杂的地缘政治较量,谁将真正收场,又有谁在黑夜中铺开了通向旧世界废墟的新路?这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与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美军空袭也门已致80人死亡,哈马斯谴责:“公然侵略”——环球时报 2025-04-19
以色列态度强硬 近期加沙实现停火希望渺茫——环球时报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