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重庆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的消息冲上热搜榜。消息称,职称评审取消了很多限制条件,不看前置职称,全日制本科毕业满十年可直接认定副高职称,不需要中级职称。对此,人社部门辟谣称,这一消息为不实信息,骗子是为了吸引群众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从而收取高额费用。
近年来,网上有关“职称代评代办”“零材料申报”“专属通道、不过保退”的广告信息不少,有人为此上当受骗,多地人社部门对此发表声明进行澄清,舆论也多次予以批评。然而,有关机构并未死心,依然炮制各种诱饵,重新设计骗局。最新一个诱饵便是“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这对不明真相的人而言会有一定吸引力。
由于职称关系到一个人的聘用、考核、晋升,所以,不少人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职称。但有的人没时间没精力通过正规渠道评定职称,有的人不具备相关职称评定的条件,这让有关代评代办机构看到“商机”,极力引诱需求者上钩。比如其所炮制的“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给人感觉是新政策新举措,实际是忽悠人的假消息。
从常识来说,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大家应该知道,学历只是职称评定的诸多条件之一,而且职称是逐级晋升。但这一消息将“本科”“10年”作为“副高”的直评条件,不符合常识。《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即职称评定要满足多个条件。
为何炮制这种假消息?人社部门给出答案:骗子是为了吸引群众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从而收取高额费用。这涉嫌多宗“罪”:其一,虚假宣传“罪”。有关机构为了博取眼球,故意炮制虚假信息:其二,造谣“罪”。即虚构事实并散布,扰乱秩序;其三,若牵扯伪造政府文件,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还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如果某些当事人因为相信“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这种谎言,缴费委托机构代办职称评定后,没有达到目的,并陷入退款难,有关机构就涉嫌诈骗活动,即使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如果骗取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已构成诈骗罪犯。即便达不到这个财物价值,涉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于这种虚假宣传,可依据《广告法》进行处罚。对于其造谣行为,除了辟谣之外,还应该根据情节对责任人进行治安处罚或者刑罚。也就是说,只有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方的责任,才能产生惩罚和震慑作用。如果相关平台没有尽到审核责任,既要追究造谣者、广告主的责任,也要追究平台的责任。受害者还可以通过起诉进行索赔。
报道还指出,职称诈骗手段呈现一些新特点。比如有职称代理机构墙上挂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战略合作单位”牌匾,其系统界面与重庆人社局官网高度相似。地方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使用PS制作政府网站截图、红头文件;虚构“绿色通道”,谎称有“破格评审”“民营专项”等政策……对此,更要以实施诈骗论处。
遏制职称诈骗类违法犯罪活动,既需要有关部门依法打击,也需要公众职称评定走正路,对代评机构的宣传不相信,更不付款委托代评,让职称代评代办失去“市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