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指标创新高
总量突破:10.74亿人次创同期历史纪录,日均客运量达1193万人次,相当于每天运输一个超大城市人口规模
运能提升:日均开行列车突破1.1万列,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21%,高铁网络效应持续释放
夜间经济赋能:高铁"红眼列车"开行数量同比增长15%,京沪、京广等干线末班车延至24时后,满足商务+旅游复合需求
银发旅游爆发:适老化专列带动60岁以上旅客占比提升至18.6%,"列车+景区+酒店"模式客单价超普通旅行团35%
跨境通道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占总量12%,"灵活行"政策实施后周末上座率达92%
东南亚方向:中老铁路开通跨境"铁路快通"模式,通关时间压缩40%
三、国际客流新趋势外籍旅客构成:东南亚占比58%(主要来自越南、泰国),欧洲回升至22%(俄罗斯、法国为主)
中欧班列客运化:西安-汉堡、义乌-马德里等线路试点加挂客运车厢,带动商务旅客增长
四、商业创新成效旅游列车衍生消费:专列旅客餐饮、纪念品消费达普通列车3倍,部分线路实现"车票即通票"景区全覆盖
空铁联运升级:12306APP接入国内主要机场值机服务,20个枢纽站实现3分钟极速换乘
当前铁路客运呈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型特征,建议关注:
暑期旅游专列预售情况(6月起)
中吉乌铁路开通对中亚客流的拉动
高铁月票制推广进度
这些趋势表明,铁路系统正通过供给侧创新有效激活消费潜能,为经济内循环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