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这片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神秘水域,以其面积达37.1万平方公里的浩瀚之态,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不过围绕其法律地位的争议,却持续了数百年;(此争议)成为国际关系中,相当复杂的地缘难题之一。
俄罗斯跟伊朗作为位于里海沿岸的重要国家,它们对于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这种分歧,不单是沙俄扩张历史的简单体现,更是在能源利益以及地缘战略方面竞争的集中展现。

俄罗斯对里海“海洋”属性的主张,而且实际上根植于它那历经数百年的扩张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和发展。
自16世纪沙俄崛起之后,通过三次俄伊战争(1804-1828年),逐步地蚕食伊朗在里海沿岸的领土。1828年,《土库曼恰依条约》签订之后,伊朗仅仅保留里海沿岸11.6%的区域而且沙俄则控制了其余大部分水域。
苏联时期,里海几乎成为俄罗斯的“内海”苏联与伊朗签订的条约规定,只有两国船舶可自由航行,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的垄断地位。
伊朗的立场是由其历史上遭遇的(停顿一下)不佳状况,以及资源方面的棘手难题所导致的。其实尽管后来里海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然而从近代起,因为国家力量渐弱,伊朗便无法高效地参与到里海的开发之中。在苏联未解体前,伊朗在里海的权益仅局限于南部较为狭长的区域,而且油气资源也并非格外丰富。这些因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使伊朗在苏联解体后,对于里海的划分采取了更激进的态度,主张五个国家应将水域平均分配,以谋求更多利益。
能源争夺:湖海之争的本质是资源分配权里海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其石油储量,预估可达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为79万亿立方米。
苏联解体之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了里海沿岸的阵营,五国围绕着油气资源展开的争夺,彻底地激化了矛盾。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阿塞拜疆,因为沿岸资源较为丰富,主张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里海界定为“海”以便划分专属经济区(EEZ);而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由于资源相对较少,主张里海为“湖”要求五国均分水域及资源。
以俄罗斯为例,其控制的里海北部区域,石油储量占全海60%以上。若按“海”来划分其专属经济区面积将远超伊朗。伊朗则担忧,而且说真的,如果接受海洋法公约,其仅有的11.6%水域权益将会进一步被压缩,甚至会失掉对里海渔业和航运的主导权。这样的话,这种利益分歧导致五国在1991-2018年间历经27轮谈判,居然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里海的“湖海之争”,实际上是在国际法解释权方面展开的竞争。
若被定义为“海”则沿岸国,可依据《海洋法公约》,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且外部国家,也可介入资源开发;若为“湖”则资源需由沿岸国,协商分配,另外外部势力,难以介入。
美国于该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阿塞拜疆予以支持,以及修筑“巴杰管道”等行为意欲打破俄罗斯在里海能源出口领域的独占态势。
俄罗斯而且通过强化里海舰队的部署(比如说在2011年新造了导弹舰)以及举行军事演习,来宣示对里海的控制权。
2018年,《里海法律地位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僵局被打破了。
公约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混合模式”,即将里海水体划分成了五国共享的“共同区域”,而水底资源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哈萨克斯坦占30%,阿塞拜疆占21.1%俄罗斯占16.8%土库曼斯坦占20.5%伊朗占11.6%)。
这一方案,既承认了俄罗斯在北部资源方面的主导地位,又通过扩大伊朗的领海范围(仅仅15海里)以及渔业区(仅25海里),从而缓和了其诉求。
不过公约并没有很清晰地规定,里海的“湖海”属性而且这给后续或许会产生的争议,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地缘政治:里海作为欧亚“十字路口”的战略价值里海既是能源的宝藏,也是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俄罗斯视其为南下中东、控制高加索的关键平台;伊朗将其当作通向里海以东的“防护地带”了。美国借参与里海管道建设之机,妄图削弱俄罗斯对欧洲能源供应的主导权,同时抑制伊朗在该地区的扩张了。此外土耳其和欧盟等外部力量,也期望通过经济合作或能源投资,增强在里海的存在感了。在这般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里海的战略意义越发显著了。俄罗斯积极运用这一区域,巩固其在南部的战略利益了;伊朗则竭力维护自身安全防线了。与此同时,美国通过介入能源领域,努力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地位,并限制伊朗的影响力了。其他各方也毫不示弱,纷纷采取各类方式,提升自己在这一战略要地的立足程度了。
需要留意的是,公约清晰地表明:“非里海国家,不准在里海驻军”,这其实就把美国给排除在外了,体现出俄罗斯与伊朗在维护地区主导权方面,有着一种相互配合的状态。不过伴随全球能源的转型,以及地缘格局的发展变化,里海的战略重要性有可能从“能源中心”,转变成“交通枢纽”,关于它法律地位的争论,也可能遭遇新的影响要素。在这个期间,我们能够发觉,即便当下的规定,对外部势力的介入进行了限制,但是未来的变化,得依靠多种因素一同起作用。这种转变,不但会对区域内的政治态势产生影响,还会给国际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里海的湖海之争,本质上是资源权力与规则的一场较量。2018年公约,虽然为五国提供了阶段性的解决方案,但是并未彻底解决深层的矛盾。
伴随里海油气的开发朝着深海方向推进,还有新能源技术给传统能源格局带来了冲击,未来针对里海的争夺或许会从“水面之上”转换至“水底之下”,从“资源的分配”转变为“技术的主导权”。
在这场历经千年的博弈之中,里海;将持续见证欧亚大陆的力量此消彼长,以及文明的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