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加征对华145%关税,听起来简直就是要把中国逼到悬崖边上。
但短短一段时间后,4月22日,他在白宫面对镜头竟然明确表示:对中国的关税根本不可能真的达到145%。
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一步确认道,这个145%的关税政策根本持续不了。
咱们清楚,所谓贸易战,归根结底拼的就是两个字,“实力”,从第一轮交锋开始,中国就拿出了一种不慌不忙的姿态,该反击的时候绝不手软,该克制的时候绝不逞强,相比之下,美方看似咄咄逼人,实则暗藏无数漏洞。
一连串任性的关税政策不仅伤了中国,更把美国自个儿的企业、消费者和国际形象一起拉下了水,尤其是这145%的所谓天价关税,一开始科技企业就叫苦连天,基础消费品的价格也蹭蹭往上涨,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为了这些关税埋单的负担,一年比一年重。
不少家庭甚至都开始直呼消费不起了,更别提那些靠着对华出口的大豆农场,日子都快过不下去,特朗普不怂才怪呢!而反观中国,不论是内部经济调控,还是对外多边合作,说实话,可以说是“见招拆招”,一步都没乱。
关键是,中国市场的弹性和供应链的韧性,已经让全世界看明白了:想在经济战中“掐死中国”?开玩笑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中国还赢得了一个关键点:国际话语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关税战期间公开站队中国,这才是真正的实力碾压。
所以,美国这回摆明了是吃亏吃得太难受了,终于得承认:继续这么硬杠下去,自己都受不了,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承认尴尬,一句“关税降不了零但会大幅度减少”算是体面下台了,那么有人彻底下不来台怎么办?答案就是印度的莫迪,莫总这次演砸了。
就在美国带头“秒怂”之前,印度政府居然还在兴致勃勃地对着中国挥拳,万斯的到访,成为莫迪政府最新一期对美示好的“大戏”,我们拿印度的一举一动串起来看,不难发现,它分明是等不及地朝美国抛出了投名状。
第一件事,就是对中国钢铁产品临时征收12%的关税,要知道,这些年来,中国对印度的钢铁出口一直保持友好合作,这次印度突然下手,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这是在故意拿中国做交易牌,但投名状还不止这一份。
第二件事,印度媒体传得沸沸扬扬,他们某航空公司愿意接盘美国被拒收的波音飞机,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航空市场上最重要的客户之一,也是波音长期以来的“金主”,可偏偏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向波音明确亮了红灯,就这一击,直接让波音这个巨头欲哭无泪。
但没想到,印度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主动来“捡漏”,妄图赚个人情,在美国人面前邀功,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的变化来得太快,莫迪想站队美国,但没想到这船翻得比计划得快,美国刚刚还摆出和中国掰手腕的架势,自己人一转眼就怂了,那莫迪这个硬跟风的岂不是成了笑话?
要命的是,中印关系本来就因为边界事务不断存在摩擦,如果说合作能带来一定缓和,那摩擦就绝对是两面伤害,莫迪此举,等于是直接砸了锅,把关系又往后拉开了,其实,印度这些行为背后并不难理解,从地理政治到经济野心,印度一直抱有自己的“超级大国梦”。
可惜的是,梦很好,现实很骨感,跟中国对比,印度的内循环远远不足,国际市场有一丢丢动荡,它的产业链就难自保,而且说白了,印度想分一杯羹,但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实在微乎其微。
于是怎么办?找个靠山呗!而恰巧,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似乎给了莫迪一线希望,他一心以为,只要搭上美国的船,不但能借势制衡中国,还能够从国际贸易中捞到好处,说白了,打的就是个投机算盘。
但真正聪明的玩家是不会盲目下注的,尤其是在博弈激烈的大国游戏里,莫迪忘记了最基本的一点:表忠心是最容易被抛弃的,利益才是支撑合作者走下去的基石,而印度这些暧昧行为,既让中国心生警惕,也让美国人不拿它当回事。
就在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秒怂”的这一刻,莫迪的处境已经完全清晰了:他高调唱了一出“对中国的临时关税”和“波音接盘的戏”,在国际舞台上,非但没捞到筹码,反倒变成了一场“多此一举”的行为艺术。
归根结底,国际交易不是个人感情的比拼,表面站队通常没有未来,在处理对华关系上,莫迪需要明白,强者恒强,中国是不可忽视的一方,同样,美国今天退让并不意味着明天软弱,对印度而言,正视自己的位置,平衡好与大国的合作关系,比一味迎合更有战略价值。
而咱中国这次,在世界局势风云下展现出了韧性和智慧,中美贸易战,表面是关税的讨价还价,深层次却是经济实力、产业布局乃至国家治理的全面比拼,从头到尾,中国不仅守住了阵地,还逐步强化了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这,就是一个大国该有的姿态。
所以,这场关税战,莫迪尴尬了,美国认输了,而中国,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上一句:干得漂亮!
信息来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