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大量阅读?
以下这段文字,我觉得是很好的答复:
人生停滞不前的时候,或是状态不佳无法出门的时候,前途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是这句话帮了我:
“渔夫在无法捕鱼时,就会修补他的网。”
我会一边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一边随心读读书,随性看看电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重新有了一张为我网罗东西的细密的网。
正是这些必要的充电期,才构成了完整的自己。
事缓则圆,让自己慢下来,去做一些有积累的事情,也是一种智慧。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大量阅读能带给我们什么?
01
告别内耗
大量阅读,有一个立竿见影的作用:告别内耗。
啥是内耗,内耗的本质是你想改变现状但是能力不足,所以内心煎熬。这说明你想进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的答案。
只要你能做到不断阅读,那肯定就能找到这个“答案”。
每天能跟优秀的人“对话”,还不需要什么成本,这个过程真的是太爽了。
这个过程你还学会了独立思考。
老板的PUA、同事不友好的评价、朋友的数落、亲戚的轻视等等等等。这些你曾经认为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现在都不会再扰乱你的心,因为你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他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你要做的就是:管好自己,专注自己。
这是大量阅读带给你的,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
你想世界变美好,很简单,改变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就行。
02
重新获得本就属于你的宝贵财富:注意力
注意力就是你的财富,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变得太稀缺了。
你想想,你有多久没专注做一件事了?
是不是总是被各种夸张信息吸引了?刷剧、短视频、夸张的新闻等等,都在蚕食你仅有的一点注意力。
《娱乐至死》里有一个观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难以找到有用的内容,“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喝”。
波兹曼认为:人们会逐渐用笑声代替思考,而且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大量搞笑、娱乐化内容让人们习惯了轻松的感官刺激,不愿意进行深入思考。
如今短视频和各种信息平台上内容繁多,大部分信息与受众生活关系不大,却占据了人们大量时间和注意力。
这个后果是什么?
只能通过贱卖自己的时间,去打工,维持生存。
因为注意力被夺走了,所以没办法做好一件能让自己长期进步的事情。
那这样就没办法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没办法依靠自己赚钱,那只能打工了。
麻木地打工,在抱怨中打工,这大多数人在经历的,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
想改变,就先从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开始。
让自己能专注做一件正向的事,比如做一些创作,建立自己的作品集。
挽回注意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阅读开始。
你完全可以在下班后去干这件事。
经常阅读的人都知道,在长期阅读后,你的注意力会有显著的提升。
只要你耐住性子阅读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的注意力不会再轻易被短视频拉走。
一开始别想着读很多的书,可以先从每天读几页书开始,电子书、纸质书,哪个都行,随便,怎么开心怎么来。先易后难,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懂的道理。
读什么主题的书不重要,先开始读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先从小说开始读都行,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咱们得先培养一个阅读习惯。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越读越轻松,阅读的主题也会越来越广泛。
实在不知道从什么书开始读,那就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开始。
也可以读一下《微习惯》,你就会迅速知道怎么养成一个好习惯。
总之,先让自己读起来,哪怕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也没问题。我们没必要要求自己通读全书。遇到读不下去的书,那就果断放弃,下一本更好,下一本更乖。
怀着这样的心态读,久而久之,你就会读了大量的书。
然后,你会忍不住的整理在书中学习到的观点,开始写作。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的注意力已经由你掌控了,恭喜你,重新获得了这份属于你自己的宝贵财富。
03
知行合一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说:“心即理”。
什么意思,我的理解就是:一切事件的意义和发生,都与你的内心直接相关。
比如工作上,同一个项目,有人觉得是压力,于是焦虑;有人觉得是机会,产生动力。
比如朋友误解你,如果你内心纠结(心在计较),这件事就成了烦恼;如果你坦然沟通(心在化解),这件事就成了增进理解的契机。
事情本身没有好坏,好坏是你的心赋予的。你如何看待它,决定了它成为什么样的“事”。
王阳明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所以不需要向外求。
既然所有的真理都在我心中,那外在的说教,无论它有多么权威,只要和我心中的真理不相符,就是错的。
你通过大量阅读,累积了很多“知”,这个“知”,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认知,也可以是良知。到了生活中、工作上,你遇事时脑子会自动调取你的“知”,然后去处理事情,这就是在“事上练”。
大量阅读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明白,不是所有的书都要通读,你的内心会帮你筛选有用的观点,记录下来,用到生活中就行。
所以,无论是学问还是人生道理,都要“自得于心”。只有“自得于心”的才是最适合你的,对于你而言也是最有用的。
记住,你是自己人生的导演:遇到挫折时,与其抱怨“为什么是我”,不如问“我的心如何面对它”。
大量阅读,能让你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因为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处事方法论。事情能否解决,关键不在外界条件,而在你内心是否坚定,你的心态决定行动力。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事件是游戏中的任务,你的心就是玩家。
大量阅读,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的过程,完善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我们需要带有目的性的“思考”,再“事上练”,这个就是知行合一中的“行”。
一个人的认知会决定他的行为,大量阅读就是提升认知最简单的方式。
04
结语
打工的本质是出租肉体,而阅读能赎回大脑股权。
我们需要尽早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护城河,真正值钱的信息不会出现在热搜里,它们会蛰伏在书页之间,需要我们用专注力去兑换。
我们一定要学会借力,早点跟优秀的人进行“对话”,也许当下的阅读,并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实质的影响。
但是你每读了的一本书,就是给自己前行的路点了一盏灯,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前路星光一片。
在顺境中多做事,在逆境中多读书。
千万不要沉沦在逆境里。
在某一天你回顾来时路,你一定会说:“漫天星光,一路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