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斯克找上中方,希望行个方便,中方开出谈判条件,美方会答应吗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之下,最先遭殃的竟然是曾经号称“世界首富”的马斯克?4月22日马斯克表态称,希望获得稀土出口的许可;为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之下,最先遭殃的竟然是曾经号称“世界首富”的马斯克?

4月22日马斯克表态称,希望获得稀土出口的许可;

为了让中方放心,他还保证这些稀土只会被用于生产机器人,不会用于军事目的。

作为特朗普的心腹大将,马斯克如今主动向中方抛出橄榄枝,以维持特斯拉的正常正常运营;

其实不仅仅是马斯克,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美国企业现在的真实困境……

一个危机的诞生

“擎天柱”——这个名字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几乎可以代表未来。

马斯克曾经豪言,这款特斯拉的机器人将会颠覆整个产业,甚至超越汽车业务的价值。

可惜理想丰满,现实却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4月2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突然抛出一个震撼消息——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项目,遭遇了中国稀土资源的“瓶颈”。

他直言不讳,特斯拉的生产进程正受到中国对稀土磁体出口管制的限制,且没有稀土永磁材料,就无法顺利推进机器人项目的生产。

特斯拉作为全球科技巨头之一,居然也会因为稀土问题,遭遇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一场关乎全球科技产业未来格局的资源战争。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早已不言而喻。

中方的“钥匙”与谈判桌上的条件

马斯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采取了行动。

他立刻联系了中国方面,试图通过协商,获得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许可。

显然这场谈判将决定特斯拉的未来,可是谁能想到,马斯克如今却为了一个简单的出口许可,主动向中方求助。

为什么马斯克突然变得如此迫切?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产业链依赖。

稀土,特别是钕铁硼永磁材料,是制造高性能电动机和机器人伺服电机的关键原材料,而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正是这一材料的“大户”。

每台机器人,至少需要40个伺服电机,每个电机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

而“擎天柱”机器人一台需要3.5公斤的高性能钕铁硼,这个需求量极大地依赖中国的稀土资源。

马斯克此番寻求中国合作,实则是一种无奈之举。

尽管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基地已经遍布多个国家,但稀土资源的开采和提炼,长期以来却高度依赖中国。

中国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还掌握着全球稀土精炼的核心技术。

正是这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令特斯拉在面临全球产业链危机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在这一背景下,中方的回应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要求对钕铁硼永磁材料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并加强对某些中重稀土物项的管控。

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力量,中国对稀土的控制,已经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无法回避的现实。

对于中国而言,稀土不仅仅是资源,它更是战略。

尤其是在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和制裁的背景下,稀土成了中美博弈中的一张王牌。

这张王牌小巧而锋利,足以影响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中方是否会向马斯克让步,成为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

美方的态度与两难抉择

马斯克显然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困境的人,在美国,依赖稀土资源的企业不在少数。

包括通用电气、波音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已经在稀土供应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尤其是那些专注于电动化和自动化的企业,更是成为此次资源战争中的最大受害者。

面对这种情况,美方的态度并不统一。

特朗普政府在推动美国“美国优先”政策时,曾经宣布对中国的稀土矿产品加征关税,并且大力推动“本土化”生产。

这种政策的实际效果却远未达到预期。

美国的稀土产业尚在起步阶段,完全重建一个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恐怕需要5到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且即便美国成功增加了稀土开采,但也无法避免长期依赖中国的现实。

更让美方头痛的是,稀土不仅仅是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材料,也是军事装备、无人机、导弹等高端装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如果中国完全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后果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和机器人行业的停滞,更可能对美国的国防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马斯克的“求援”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特斯拉、对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甚至对于美国政府而言,稀土的供应问题都变得越来越棘手。

美国是否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关税政策,是否愿意在全球供应链面前低头,成为了一个关乎未来的大问题。

中美的博弈与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

这场围绕稀土资源的博弈,实际上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较量,它更牵动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

全球的消费者,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这场资源争夺战的最终受害者。

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可能会因为资源限制而推迟上市,甚至会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而这种情况,或许会蔓延到其他领域,影响到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甚至芯片制造等行业的成本与产量。

中方的条件已经非常明确——以平等、互利和尊重为基础进行对话。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够先认清合作共赢的重要性,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得先机。

而全球企业,也在意识到单一供应链的风险后,纷纷开始寻求多元化的供应来源。

例如,福特、通用等车企已经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新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以分散来自中国的风险。

合作的可能性与未来的走向

在这场全球产业链的博弈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国家,都是博弈者;

但真正的赢家,或许最终是那些能够找到合作与共赢途径的人。

文/编辑:小阳咩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