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房贷还剩7年,每天被各种“必须”逼着向前走,不敢停。
前天在小区门口碰见高中同学,十多年没见了,我们随便找了家包子铺坐着。他端着豆浆搅和半天,勺子磕得杯子叮当响:“唉,现在每天就跟被按了重播键似的,上班打卡、下班接孩子、晚上辅导作业,活得跟个机器人没啥区别。你说咱都这把年纪了,是不是都得经历这种迷茫啊?”

他夹起个包子又放下,当年校足球队那股子精气神早没了,:“上学那会总想着以后得干番大事业,起码不能活得这么没劲吧?结果现在快40了,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孩子上哪个学校、老人吃啥药、下个月奖金够不够随份子,全是操不完的心。
有时候开车到楼下,愣是不想上楼,就在车里坐会儿——也不是累,就是突然觉得,这日子好像没个头,不知道每天忙忙碌碌图个啥。”

我想起前几天看见对门大哥,40来岁的人了,蹲在楼道里给孩子修自行车,老婆打来电话,提醒他老妈的药快吃完了,又该买了。其实中年人的迷茫哪是找不到方向啊,说白了就是被一堆事儿推着走:孩子要上学,不得不拼学区房;老人身体不好,不得不攒医药费;自己在职场不上不下,不得不硬撑着。以前觉得“长大”是能掌控生活,现在才知道,“长大”就是被生活掌控——每天睁眼就是各种“必须”,必须赚钱、必须顾家、必须把腰板挺直了,连迷茫的时间都得见缝插针。
高中同学临走时他拍我肩膀,叹了口气:“咱这代人啊,年轻时想着改变世界,现在能把日子过明白就不错了。你说是不是?”
包子铺的热气糊在玻璃上,外头的人来人往都模模糊糊的。我俩结账出门,他说还得去接孩子下补习班,我看着他匆匆忙忙的背影,突然觉得,中年人的迷茫其实没啥高深的,就是被生活磨得没了心气儿,却又不敢停下脚步——毕竟身后还有一家子人等着呢。

凌晨两点,我又点开了房贷APP,看着上边的房贷,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你们说,咱们80后这代人啊,就像被生活套上了个无形的紧箍咒,处处都是解不开的扣儿。你看啊,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车贷像每月定时来敲门的债主,兜里的钱永远像漏了底的盆,刚装进去就哗哗往外流。
咱们父母那辈人大多赶上独生子女政策,现在老了病了,全指着咱一个人扛。一对夫妻扛着四个老人的比比皆是。
前几天我一朋友跟我说,他爸住院做手术,他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守夜,熬得眼睛通红,还得瞒着单位怕扣全勤奖。这边老人的药费还没算清,那边孩子的开销又跟上来了:幼儿园学费比他当年上大学还贵,小学中学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哪个不是白花花的银子?

就说我儿子吧,学个钢琴一年学费小两万,咬咬牙报了,回头就得在自己穿戴上克扣——好几年没买过贵的衣服了。
职场上更是难混。咱80后现在正好卡在“夹板层”:上面70后领导稳坐钓鱼台,下面95后、00后年轻人脑瓜子活、学东西快,稍不留神就觉得自己跟不上趟。
我公司有个同事,都38岁了,还得跟着刚毕业的小孩学怎么用新办公软件,夜里回家对着教程啃到凌晨,第二天还得装出一副“我早就会了”的样子。

咱们的体检报告更是扎心:颈椎间盘突出、脂肪肝、高血压,这些毛病跟约好了似的全找上门,可谁敢请假去看病啊?上个月我发烧39度,硬扛着没敢歇班,怕项目交给别人不放心,更怕耽误一天工资,房贷就差那几百块凑不齐。
夫妻关系也跟熬了太久的粥似的,没了热气儿。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家就是分工干活:你接孩子、我做饭,你辅导作业、我洗衣服,连说话都跟走流程似的,三句不离“老师今天布置了什么作业”“咱妈明天该去复查了”。有时候想跟老婆好好说会儿话,刚开口她就说“等会儿,我得给孩子改作文”,要不就是“房贷还款日快到了,你工资到账没”。结婚时那点浪漫早就被柴米油盐泡没了,现在连吵架都懒得吵,累得只想倒头就睡。

还有心里那点说不出口的焦虑。看着同龄人有的混得风生水起,有的却跟自己一样在温饱线上挣扎,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想换个工作吧,怕年纪大了没人要;想创业吧,又没那胆子,万一赔了房贷都还不上。
偶尔翻出年轻时的照片,看着那会儿热血沸腾的样子,再看看现在镜子里的自己,头发少了、肚子大了,当年“改变世界”的梦想早变成“别让世界改变咱”的无奈。可就算再难,咱也不敢停下脚步啊——父母老了需要依靠,孩子小了需要庇护,老婆跟着咱吃苦受累,咱要是倒下了,这个家咋办?

说白了,咱80后就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一代:赶上了房价飞涨,扛着这辈子最大的债;赶上了教育内卷,把孩子的未来当成头等大事;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把养老的担子全扛在肩上。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没日没夜地转,不敢病、不敢停、不敢喊累。可你要问咱后悔吗?看着孩子慢慢长大,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两口子虽说吵吵闹闹但也互相扶持,又觉得这日子虽说苦点累点,却也有放不下的牵挂。
咱这代人啊,就是在压力里熬出了韧劲儿,一边骂着“太难了”,一边咬着牙把日子往前过——不为别的,就为了心里那份责任,还有对明天那点小小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