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常给人一种纯净、温顺之感,就像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他们眼中纯净,内心温顺。然而,他们也正处于叛逆期,这种表相下的特质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往往会激发出另一种相反的极端行为——“暴力”。或许,这就是青春,一个人,一群人从孩子到大人中间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充满着变化与未知,情绪与反抗的时期,所发生的故事往往能够给人一种直击内心的力量,如这部正在热映的影片《兔子暴力》。
它并不是一部流于俗套的传统商业类型片,这部影片更讲究视觉与情绪上的渲染,更注重意境与心境的烘托,类似于一幅水墨画,有着浓墨重彩的大写意,气韵十足。故事发生在一座南方重工业小镇,两条人物主线分别为母亲曲婷与女儿水青。首先来说女儿,她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妈妈在她一岁多时便离开,在校园生活中她虽然内敛安静,但内心却无时不在渴望爱,在这种渴望下妈妈突然回来了,重新闯入了她的生活。
在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中,十几年的分别为女儿留下的无疑是无限的委屈与怨恨,然而水青并没有如此表现。面对妈妈的回归,她表现出了似乎超越母女般的情感,类似于知己与闺蜜,又融和着一股崇拜,那是一种极致下,超越亲情般的人性美。当母亲告知水青将在不久后离开,水青便将自己最美的一张相片送给了她,而母亲也将一枚心爱的戒指回赠了女儿。两人的故事像一首关于原生家庭下的散文诗,透着少年的青春气息与成人的无奈茫然。
然而,两人注定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对于这点,影片做了大量隐喻似的表达,其中最典型的意象便是那条废弃的幽暗隧道,它的意义比较像《千与千寻》中那条界别现实与非现实世界的隧道。传说,只要穿越这条隧道,就将迎来完全不同的世界与崭新的生活,这条隧道也正是横亘在这对母女间,不可跨越的空间。随后,影片开始交代母亲曲婷的世界,正如那条不见边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空间。原来,曲婷在澳门生活期间欠下大量债务,而老杜就是来向她讨债的人,这让水青第一次见识到了成人世界的残酷。
对于曲婷这个人物的呈现,影片并没有站在一种非黑即白的角度评说,而是以一种上帝视角,表现了她内心的那种美好与无奈。此次,万茜贡献了影后级别的精湛表演,她将挣扎于世俗泥潭中的人物,诠释出了一种诗意般的惆怅与美好。当她教水青同学练习舞蹈时,与白皓文倚身相对,让人看到了一位女性与舞者的深邃美。面对老杜同伙的暴力讨债后,女儿来找自己时,她又展现了为母则刚的性格与态度。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即使自己是温顺的兔子,也终将被逼急“咬人”,最后两人选择了一条通过绑架来还债的不归路。
影片采取了一种诗化的表达,对个别情节与情绪进行略写,这种留白处理使每个人有了不同的解读与思考空间。从现实角度来说,这部影片又非常具有警醒意义,相信很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代入性与共鸣感,我们或像水青,或像曲婷,或像老马,或像金熙,他们都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在特定条件的冲击下,在打开“潘多拉魔盒”后,又可能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极端……所以,如何避免并远离“潘多拉魔盒”,远离“暴力”,才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时刻警醒与思考的问题。目前,这部影片正在热映,推荐大家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