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 月 4 日,一则消息如平地惊雷,震动了全球物流与贸易领域 —— 美国邮政(USPS)宣布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邮政和(中国)香港邮政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虽信件及平邮大信封投递不受影响,可这一举措,依旧掀起了轩然大波。

从政策背景来看,美国此番举动绝非偶然,与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紧密相连。
2 月 1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 10% 关税,同时取消价值 800 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也就是 “最低限度” 条款。美国国会数据显示,2024 年免税进入美国的小包裹中近一半来自中国,中国电商平台 Shein 和 Temu 借此迅速扩张,冲击了亚马逊等本土企业。
美国便认为 “小额豁免” 给中国企业提供了 “不公平优势”,称中国企业借此降低物流成本绕过关税壁垒,特朗普政府此举,明摆着是想削弱中国电商竞争力,保护美国本土零售业。
还有部分议员以 “非法商品流通”(如芬太尼)为由施压,可这毫无根据,被中方专家视为政治化的借口。美国的这些说辞,不过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遮羞布,企图以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产业,破坏公平的贸易环境。

在物流贸易格局方面,这一政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那些依赖低价包裹的民众,即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和物流延迟的困境。
Shein 和 Temu 等平台的每件商品成本可能增加几美分至数十美分,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生活成本。而中国跨境电商更是首当其冲,物流成本大幅上升,可能挤压约 5 个百分点的利润率,企业不得不调整策略。
Shein 加速在美国建设仓储中心,Temu 通过 “半托管模式” 提前将货物批量运至美国本土,试图在这场风暴中寻得一线生机。
但中小零售商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缺乏供应链调整能力,他们可能面临现金流压力,甚至经营中断的风险。
在物流行业,部分中国物流企业已上调费用,云途物流新增 20 元 / 票的报关手续费,并预收 30% 关税保证金。
而 UPS、FedEx 等私营物流商暂未跟进 USPS 的政策,虽可能成为替代选择,但其成本更高,这无疑又给跨境物流增添了难题。

从跨境电商角度来看,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Shein 和 Temu 深受其害。
它们依赖中国直邮的低成本优势,每周向美国市场投递数百万件商品,如今 USPS 停收包裹,物流运输陷入僵局,货物积压风险大增,商品交付时间大幅延长,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客户流失风险加剧,一些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甚至可能面临业务停滞。
为维持业务,跨境电商企业寻求其他物流渠道,成本却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需积极应对。
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物流商合作,拓宽物流渠道,降低物流风险。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客户忠诚度。
中美双方也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级,共同维护全球贸易秩序。

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包裹这一事件,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恶劣体现。
短期内,加剧中美贸易摩擦,推高跨境消费成本;长期来看,中国电商需加速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国际社会也需警惕单边主义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各国应携手维护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推动全球贸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