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阅读和分享《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总第3623期】
谈读书
很多名人都有长期阅读的习惯。
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白天忙于繁重的体力活,晚上则通宵达旦地读书。
孙中山在工作繁忙之余,依旧坚持每天抽空翻上几页书,还会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朱光潜本人亦是如此,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国名著。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效成长的捷径。
与优秀灵魂对话,能开阔你的眼界;与卓越思想碰撞,也能充实你的灵魂。
一个人读书越多,境界就越高,不会再为眼前的琐事沉沦,不会被一时的困顿难倒。
沈从文晚年时,书稿文集被悉数抄没,还被罚去打扫女厕。
由于食宿条件恶劣,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身体和精神都备受煎熬。
为了缓解痛苦,他干脆搁笔文坛,转而研究文物,每日蜗居在小房间里读文献。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他却说:“整日读文献,别人以为枯燥,其实我很从容。”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他的灵魂逐渐找到了寄托,内心也重新涌起了希望。
书籍给予的力量,让他安稳地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梁永安教授曾说:“书,能安抚人的内心,让人免于因外界变化而变得仓皇失措。没有被书籍滋养过的人,就像丢了灵魂的傀儡,一生都在命运的荒原中无助徘徊。而徜徉在精神海洋里的人,洞明了世事,撑大了格局,自会消解千愁,安然立身于世。”
以书本搭建起内在世界,任凭风雨猛烈攻击,也不会轻易地坍塌。
【欢迎转发《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与趣者为伴,与智者为伍,与善者同行,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