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杭州奥体7万球迷的叹息,见证了国足0-2输给澳大利亚的苦涩现实。
三连败,小组垫底,对手欢庆晋级世界杯,而国足则在赛后黯然解散,没有总结,没有反思,球员们像完成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一样匆匆离去,留下满场质疑。
这场失利以及赛后的仓促解散,迅速引爆了舆论。
球迷们纷纷表达不满,“输得这么难看,连装都不装了?”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网络上,批评声、调侃声、愤怒声交织在一起。
有人将矛头指向主教练伊万,认为他的战术安排是导致失利的主要原因;有人则对王大雷的失误表示惋惜,担心这位老将的国家队生涯就此结束;还有人对足协邀请曼奇尼执教的传闻表示怀疑,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病急乱投医”的尝试。
伊万的执教确实备受争议。
本场比赛,他弃用了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和年轻小将王钰栋,排出了一套被球迷称为“自杀式”的单后腰阵容。
赛后,伊万又将失利的责任归咎于中超联赛水平和集训时间不足,这番“甩锅”言论更是激怒了球迷,被指责“输球又输人”。
此前就有消息称伊万下课已成定局,如今看来,这场失利或许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替伊万的,很可能是刚刚从沙特国家队下课的曼奇尼。
这位曾带领意大利队夺得欧洲杯冠军的名帅,执教履历可谓光鲜亮丽,英超、意甲冠军也拿到手软。
他在沙特的执教经历却并不成功。
18场比赛7胜5平6负的战绩,以及在亚洲杯早早出局的结局,让他饱受质疑,甚至被贴上了“高薪低能”的标签。
曼奇尼执着于控球和反击的战术体系,在亚洲球员执行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事倍功半,最终沦为“四不像”。
曼奇尼的经历并非个例。
近年来,多位欧洲名帅在亚洲足坛折戟沉沙。
克林斯曼执教韩国队期间,球队内讧不断;克鲁伊维特带领的印尼队首场比赛就以1-5惨败;中超老熟人保罗·本托也刚刚被阿联酋解雇。
这些案例似乎都在提醒我们,名帅的光环并不一定能照亮亚洲足球的夜空。
回到王大雷,这位36岁的老门将在比赛中的低级失误,直接葬送了国足扳平比分的希望。
考虑到此前颜骏凌因失误被打入冷宫的先例,王大雷的国家队前景令人担忧。
这位为国家队效力了16年的功勋门将,或许将以这样一种无奈的方式告别。
更残酷的是,他在俱乐部的位置也可能不保,年轻的于金永正在虎视眈眈。
国足的困境,显然不是换帅就能解决的。
从青训的断层到联赛的虚火,中国足球的顽疾积重难返。
每一次的失败,都在消耗着球迷的耐心和热情。
曼奇尼的到来,究竟是“救世主”还是下一个“背锅侠”?
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明明是伊万的锅,怎么甩到大雷身上?”
“伊万下课我举双手赞成,但请曼奇尼?足协是不是对‘名帅’有什么误解?”
“其实这届球员已经很拼了!可伊万上任以来一直尽出昏招,自废武功,毫无战术!伊万不下课,国足必一败再败。”球迷的评论,或许也反映了中国足球的无奈现状。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教练、球员,更在于整个足球体系的弊病。
我们到底还要被骗多少次,才能真正看清问题的本质?
我们到底还要经历多少次失望,才能迎来中国足球的春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