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有件挺特别的事儿,就是有个省部级的大官儿辞职了。这位官员啊,一直以来都是清正廉洁的典范,给铁路事业使了不少劲儿。可后来,他为啥要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辞职不干了,还成了省部级干部里第一个这么做的呢?
下面,咱们聊聊这个故事的主角,丁关根。
丁关根,在学生时代就挑中了交通运营管理这行。毕业后,他一帆风顺地进了铁路系统。起初,他只是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但因为他技术过硬,再加上干活儿勤快认真,后来他在铁路系统里逐渐升职,先后管了好几个部门的头儿。
但他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关于铁路的大志向,只是由于工作职位的限制,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途径去实现。直到1985年,他终于当上了铁道部的第八任部长,这才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他的观念很新潮,那时候的铁路系统,大都是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虽说这样能减轻铁路自身的经济负担,但长期这样依赖下去可不是好事,还限制了铁路在创新发展上的可能性。
当上铁道部部长后,丁关根去找了邓公,跟他聊起了自己在铁路上的新打算——“大包干”。就是说,铁路赚的钱大部分自个儿留着,只给中央上交5%。丁关根心里还直打鼓,想着这么大胆的主意,邓公说不定得反对。可没想到的是,邓公不光没反对,还特别支持,觉得他这个法子能让铁路有大发展。
说真的,他真没白让邓公那么信任他。他管铁路那会儿,咱们国家的铁路建设进步可大了。可以说,现在铁路事业发展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那时候勇敢的改革给铺的路。可就在他满心想着要继续为铁路事业出力的时候,却突然出了意外。
1988年,昆明开往上海的一趟快速列车出了个大事儿,结果88人不幸丧生,62人受了伤,铁路也因此停了44个多小时。说起来,这事儿跟丁关根没啥直接关系。那时候,铁路正处在发展阶段,好多以前留下来的老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所以事故就这么发生了。
不过他觉得,身为铁路部门的关键领导,在自己掌管期间碰上这么大的事,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坐在这个位子上也感觉不太对劲。因此,他决定辞职,就这样告别了他一辈子都热爱的工作。
对他来说,这个结果真的挺让人遗憾的,跟他一起工作的人也这么觉得。在工作上,他付出了很多,做出了不少贡献,而且他一直保持清廉,用自己的行为给身边的人树立了好榜样。
但虽说有点遗憾,离职后的他仕途还是挺顺的。他先做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成了中央书记处的一员,负责了不少事儿。在国家的宣传、文化建设这些方面,他都干得相当出色。说白了,有能力、有激情的人,不管在哪岗位上,都能给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退休后也没闲着,继续为国家出力。听说他和邓公是打牌的伙伴,以前特别喜欢玩桥牌。所以退休后,他就投身到桥牌界,当上了中国桥牌协会的顾问,还拿到了世界桥牌联合会发的最高荣誉奖。这个奖就是对他为桥牌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
这种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真是咱们后来人的好榜样。特别是现在看看咱们的铁路事业这么红火,更不能忘了他以前干的那些事儿!虽然他后来没继续在铁路部门干了,但他的心愿还是达成了,就像现在咱们的铁路还在不断进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