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州地下河,也就是清远市地下河旅游景区,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以北26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是一处巧夺天工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


大约在两亿多年前,连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大量的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其遗体不断堆积,为后来岩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地壳运动变化,海底逐渐上升为陆地。在这个过程中,地层发生了褶皱、断裂等复杂的地质变化,原本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等岩石层被抬升,为溶洞和地下河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
在第二个地壳稳定期时,这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石灰岩等可溶岩石在长期的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岩石中的碳酸钙等物质被逐渐溶解带走,形成了众多的裂隙和空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裂隙和空洞不断扩大、相互连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即连州地下河的雏形。
在溶洞形成的过程中,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岩石的裂隙和空洞流动,不断侵蚀和溶蚀周围的岩石,使通道逐渐扩大和加深,形成了蜿蜒曲折的地下河。
同时,地下河的水流也携带了大量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洞穴内的不同位置沉淀下来,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千姿百态的次生化学沉积景观。



连州地下河是一个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内风光无奇不有,山重水复,峭壁巍岩,天然的洞口宽敞雄伟,置身其中,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整个溶洞上下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地下河流,二、三两层为陆地层;穿越四座山头,游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最高处为47.8米,最宽处为53.6米,是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

金色大厅是地下河的迎客大堂,因纯色的金色泛光照明得名,大厅汇聚了溶洞地貌的精华景致,体量宏大,金碧辉煌,宛如梦幻般的瑶池仙境。
南天门位于陆地层,此处钟乳石景观独特,仿佛一座天然的南天门屹立在溶洞之中,周边的钟乳石有的像天兵天将,有的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地下河蜿蜒曲折位于溶洞下层,全长1500米,河面宽1.6-10米,水深1-7米。河水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十八弯,经过龙门峡、莲花峡、香蕉峡三个峡谷。
洞内有无数千姿百态、瑰丽多彩的钟乳石,包括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这些钟乳石是由富含碳酸盐的流水长期溶蚀和沉淀形成,如“金鸡报晓”“飞象过河”“寿星公”等景观,栩栩如生。


- 金鸡报晓:形象逼真的钟乳石,宛如一只雄鸡昂首挺胸,引颈报晓,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一天的到来,其羽毛、鸡冠等细节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飞象过河:一块形似大象的钟乳石位于地下河岸边,仿佛一头大象正准备过河,它的长鼻子伸入河中,四条腿粗壮有力,仿佛在水中缓缓移动,形态十分生动。
- 寿星公:地下河最高最大、一物两景的钟乳石,从不同角度看可以看到不同的形象,既像一位慈眉善目的寿星老人,又像其他独特的造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洞中有多种独特地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桥、洞中有瀑布是连州地下河独有的特色。天然形成的石桥和石拱门跨越河道,还有大型的洞内瀑布群,极具观赏性。
洞内四季气温保持在18℃~22℃,湿度在96%-98%,洞内含氧量高达21.4%-21.6%,二氧化碳含量仅在0.01%-0.019%之间,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据《连州志》记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815年复出任连州刺史时,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赞美连州的石钟乳“山秀而高、灵液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珠”。
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游览地下河后,有感而发写下游记《神秘瑰丽的地下河》;现代名作家杨羽仪说它是“永远没有满足的艺术品”,现代名诗人杨应彬说它“胜似世外桃源”。


2011年,广东省清远市地下河旅游景区获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