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心力衰竭患者喝水自由吗?——FRESH-UP研究告诉你

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问题,引发了医学界的

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问题,引发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来自荷兰的FRESH-UP研究,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会颠覆我们的传统观念:真的还有必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格限制饮水吗?

众所周知,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是心衰症状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医生在指导心衰患者日常生活时会告知患者限制饮水量,这会导致患者经常感到口渴,甚至因此降低生活质量。虽然液体摄入限制具有理论基础,但真实世界中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来自荷兰的FRESH-UP研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FRESH-UP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有荷兰七家医疗中心参与,共入组了504名门诊随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标准为:18岁以上;NYHA分级II-III级;入组前已经接受稳定的心力衰竭治疗超过6个月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了近期心衰急性加重、近期冠脉介入或起搏器植入、近期药物变化、严重肾功能不全及低钠血症患者,确保研究对象病情稳定。

将50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由饮水组(254人)和限制饮水组(250人,每日液体摄入量≤1500毫升),观察三个月,观察主要终点为国际公认的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总体评分(KCCQ-OSS),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次要终点为关注患者的主观口渴感受、安全性事件及患者的实际饮水量。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三个月时,主要终点:自由饮水组KCCQ-OSS评分为74.0分,限制饮水组为72.2分;经统计学校正后两组间平均差异为2.17分(95% CI:-0.06~4.39,P=0.06),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次要终点:通过口渴不适量表(TDS-HF)评估,自由饮水组患者口渴不适感显著低于限制组(16.9 vs. 18.6),两组间差异具有明确统计学意义(P<0.001)。安全性终点:自由饮水组与限制饮水组在以下安全性指标中未见明显差异,死亡人数:1人 vs. 2人;全因住院:20人 vs. 15人;心衰住院:4人 vs.4人;使用静脉利尿剂:5人 vs. 7人;急性肾损伤:3人 vs. 4人,虽然随访时间较短,但至少三个月时安全性令人满意。

图2. 主要终点

图3. 入组患者特征

图4. 次要终点

李为民教授

FRESH-UP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对于NYHA分级II~III分级的患者,暂无需考虑每日饮水量的问题,自由饮水并未带来症状及预后的恶化,而对于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言则有明显的提升。这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以往“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是一个挑战,临床医生需针对于个体制定液体管理方法,而非一味地要求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尤其是对于病情稳定且无明显液体潴留症状的患者。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是此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仍需更大样本量、更长时间随访、更多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研究,以寻求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好地日常管理模式。

专家简介

李为民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心血管病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中国老年心血管防治联盟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人民名医·卓越建树,龙江名医

段宇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博士,擅长结构性心脏病及冠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