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重大恐怖袭击,直接造成26名普通百姓死亡。
随后印度声称制造此次恐怖袭击的是巴基斯坦激进组织“虔诚军”的分支。

尽管巴方否认参与并谴责恐怖主义,但印度依旧是宣布对巴实施全方位反制措施:暂停执行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切断巴方45%的农业灌溉水源;关闭印巴唯一陆路口岸,驱逐巴外交及军事人员,并要求在印巴公民48小时内离境。

印度对巴基斯坦关闭大坝切断水源,导致巴基斯坦境内水位下降2.4米。水源对于居民生活以及工农业都生产制造都极为重要,切断水源无疑是明显的战争行为。巴基斯坦随即也宣布关闭对印领空、暂停双边贸易,并削减印驻巴外交人员规模。
双方你来我往的外交驱逐和经济封锁,迅速将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4月25日凌晨,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爆发了军事交火。
巴方“游骑兵”特种部队在旁遮普省俘虏一名越境印度士兵,并公布其持械越境的证据。印媒则辩解称士兵因“误判边界”被捕,试图淡化事件性质。

4月26日,印度对巴基斯坦百姓采取军事行动,造成了民众死亡。双方陆军开战,相互发射了超200枚火箭弹,造成了50余人的伤亡。

印度有五处军事哨所被毁,巴基斯坦则有两处哨岗和一处军事指挥所被毁,一名中校军官身亡。另外巴基斯坦击落两架印度侦察机,己方则有4架自杀式无人机被击落。

印度航母编队出动,封锁巴基斯坦相关海域,双方空军挂载实弹进入战争准备状态。

就在印巴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美国却明确表示支持印度,并派遣C17运输机,向印度运输大量武器装备,还承诺加速F-35战机对印出口。以色列则表示会在向印度提供侦察机的基础上,还将和印度进行情报共享。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停火呼吁收效甚微;中国虽谴责恐袭并呼吁对话,但不妨碍运20抵达克什米尔地区,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

克什米尔局势恶化直接威胁中国“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瓜达尔港,并对中国西部边境安全构成潜在压力。

此外,印度河断水可能导致巴农业崩溃,引发粮食危机与社会动荡,进而波及全球粮食市场。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公开表示,如果印度执迷不悟,双方将上升至核对抗。

瑞典智库评估显示,若爆发核战争,南亚地区伤亡人数可能超过20亿,全球气候与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