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恐袭事件,彻底引爆了印巴两国长期积累的尖锐矛盾。印度政府一口咬定袭击者来自巴基斯坦,随即展开一系列强硬行动。
过去一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连续四晚爆发激烈交火,印军还于 27 日在阿拉伯海举行了一场海上军演,成功试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以实战姿态向巴方炫耀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
面对持续升级的军事压力,巴基斯坦军方召开紧急发布会,称通过多重情报渠道确认,印度正秘密调动边境部队,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动跨境突袭。对于这一状况,巴军也第一时间通报了中方,并向美、英等其他国家说明了情况。
在印巴局势升级后,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曾多次表示,不希望局势升级,希望能和印度方面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然而印度方面的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面对咄咄逼人的印军,巴基斯坦方面,也做好了印方不听劝的准备。
首先一大准备就是增兵。目前印巴两国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军队调动”和“击毁对方兵器”的信息。巴方重要战略武器也源源不断地向克什米尔地区转移。
其次,则是动用“底牌”核武器警告印度。
阿西夫表示,当下巴基斯坦已经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一旦国家到了“存亡受到直接威胁”之际,将使用核武器进行应对。
我们也清楚,印巴两国都是有核国家,但是其在核理念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印度坚持的是“不首先使用政策”,而巴基斯坦一边采用的,是“首先使用原则”,目的就是要用这一威胁,来阻止印度进行军事冒险。
此前,巴基斯坦方面曾给出过“四个界限”,来说明可能导致巴方启动核武器的具体场景。一个是空间界限。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领土进行大规模入侵,且常规力量无法击退;其次是军事界限,印方使用化学或生物武器,摧毁了巴方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第三是经济界限,巴方因印度的封锁出现水资源和能源崩溃的局面;最后是政治界限,即巴基斯坦国内因外部支持而出现大规模叛乱时。
而现阶段,有几点几乎已经在临界点上了。
(加强巡逻的印度士兵)
最后,则是巴方宣布严打恐怖分子。此次印巴局势升级,根源就在于恐怖势力不断泛滥。在这样的背景下,巴方通过高调反恐行动,也是意在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受害者”而非“支持者”的立场,切割与恐怖组织的关联,同时向国内民众以及印度方面展示该国维护安全的决心。
此前巴方已经呼吁中俄等国介入调查,如今主动打击恐怖势力,更是在争夺反恐话语权,驳斥印方指控,向国际社会展示巴方愿意承担地区安全责任的意愿,最终争取更多的合作资源。
上面我们也提到过,印巴局势升级后,巴方第一时间就向中方通报了具体情况。
对于中方而言,中国和巴基斯坦自1951年建交以来,已经在数次重大危机中相互支持。巴基斯坦长期在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立场,而中国则始终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巴内政。
现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若巴基斯坦因冲突陷入动荡,这一战略通道将出现被切断风险,威胁到了中国能源安全和贸易路线。再加上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直接牵制印度向西扩张的野心。中方必须保障巴方安全,才能有效平衡印度在南亚的军事优势,防止其完全主导印度洋。
更重要的是,美国当下也有支持印度的倾向,在美方支持下,印度可能成为美国在南亚制衡中国的新支点,这对于中方来说都是不利的。
所以,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中方也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巴基斯坦战机装备霹雳十五空对空导弹)
在前几日和巴方外长的通话中,中方已经给出巴基斯坦三点政治支持;而在军事领域,也有消息称,巴基斯坦战斗机已经装备了中方提供的霹雳十五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达200公里,这种优势将极大提高巴方作战能力,使其能在和印方对峙中,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战略目标;在资源领域,印度切断河流支流的行为,暴露出了其将水资源作为武器的倾向。而中方完全有能力通过控制雅鲁藏布江的水闸,反向施压印度。
最后,巴基斯坦“沙欣-3”导弹射程已有能力覆盖新德里,对印方形成了“贴脸威慑”;而印度“烈火-5”虽射程更远,但难以抵消巴方战术核武器的局部优势。现阶段中巴均预判印度不敢轻易突破核门槛,但同时也已经做好了“以战止战”的军事准备。
总之,中方始终希望一切问题都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但是若外部势力做出有损中方利益的事情,中方也有足够的理由和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刚柔并济的应对,既彰显了中方负责任大国的和平愿景,也为可能出现的战略风险筑牢了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