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31日,越南领导人黎笋来到了战后的谅山,看着一个个士气低落的越军官兵,看着满目苍夷的谅山城区,看着眼中透着悲凉的老百姓,黎笋不禁喃喃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为什么美国会支持中国,为什么苏联会按兵不动?”
黎笋根本想不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略布局有多么的高明,正是这个充满智慧的战略思想,让美苏两国都选择了“中立”,那么,中国到底都做了一些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秉承着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国策,对于越南,一直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们。
从时间和援助物质数量这个维度来说,越南是我国援助力度最大的国家。从1950年越南抗法战争开始,一直到1954年,我国就开始援助他们各种战略物资,其中光步枪就多达11.6万余挺,火炮420门。
根据事后财政部统计,这些战略物资折合人民币超过17.5亿。在1950年我国还处于百废待兴和物资紧缺之际,中国仍然支援了3000吨粮食给越南。
在越南取得抗法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又展开了对越南第二阶段的物资援助,从1954年到1964年,十年时间里新中国陆陆续续又支援了越南总价两个多亿的物资,要知道,彼时的中国同样非常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援助给越南的武器,可不是淘汰老旧货,而是我国最先进的武器。就以轻武器为例,1956年,56式冲锋枪还没有列装解放军现役部队,却直接支援了越南5万支。
越战爆发以后,中国更是对越南进行了全方位的帮助,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将援助越南之事,作为国家头等大事进行处理。
从1965年到1973年,中国援助越南的物资价值16.5亿人民币。在越南取得越战胜利之后,我国也对越南进行了一系列战后重建的援助。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从1950年到越南统一这二十多年里,我国一共给越南提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最为重要的是,在越南抗击法国和美国的时候,中国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反侵略这一边,这种大国外交上的强有力支持,对于越南取得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只可惜,200亿美元的援助,没有换来越南的感恩。
二、越南排华1976年7月,越南宣布全国统一。抗法、抗美的一连串胜利,让越南被胜利彻底冲昏了头脑。
因为中南半岛等利益问题,越南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在苏联暗中支持下,从1975年开始,对内,越南开始施行各种排华法案,对外,在边境地区制造一次次流血冲突事件。
从1975年开始,越南就掀起了排华运动。1977年,越南当局更是展开了疯狂的排华运动,无数华人被越南杀害,或被送入监狱,无数华人的私有财产被越南毫无理由的侵吞。在边境地区,越南一次次的向我军开枪开炮。
基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邓小平同志决定于1979年2月展开自卫反击。
三、不一般的战略布局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有着常人看不见的外交博弈,美国和苏联在越南以及整个中南半岛都有着不小的利益,苏联更是在1978年和越南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邓小平同志在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这也是为什么邓小平在这场战争前,出访新加坡、泰国、日本和美国的原因。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战爆发。曾经打败过法国人和美国人的越军一次次被解放军击败,特别是3月1日爆发的谅山战役,解放军更是彻底把越军打疼、打怕了。面对中国军队对越南的平推,苏联和美国都有些惊讶,对越反击战牵动着各国的敏感神经,苏联、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度,更是非常之高。
美苏两国,都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意图,在当时,美国总统卡特甚至派财政部长布鲁门切尔访华。
布鲁门切尔在受到邓小平同志接见以后,声音有些急促地说道:“对于越南战局,美国方面有些担忧!”
布鲁门切尔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希望中国能“见好就收”,扩大战争不符合美国利益,也不符合中国利益。
邓小平给了一颗定心丸:“部长先生,中国从来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此战,我们只想告诉大家,越南不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邓小平告诉布鲁门切尔,越南种种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国底线,中国完全有能力去维护本国的利益。
除此之外,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提到,中国没有扩大战争规模的打算,这场战争会在短时间内结束。邓小平的这颗“定心丸”,彻底让美国放下心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始终保持中立的原因。
对于中国来说,速战速决、不扩大战争规模同样最符合中国的利益,此战的关键是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斩断越南对中国的“野心”。
与此同时,越南的“野心”让苏联一直有所警惕,他们也看穿了越南想借机拉苏联参战的用心,在中国明确“不扩大战争规模”情况下,在苏联的利益不会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最后,苏联不但没有参战,对越南的军事支援也非常有限。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基本摧毁了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命脉,拿回了当年我国支援越南的不少物资,让越南从此不敢对我国有大的野心,一举打乱了越南和苏联对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外部环境的基本稳定,也让中国能够安稳发展经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对越自卫反击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大智慧的战略布局也是美国和苏联最终保持中立的原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战争奠定了我国的百年发展大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