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建国后毛主席见清朝禁卫军司令,笑道:看起来不像征战沙场的将军

1912年2月12日,清逊帝溥仪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政府宣布灭亡。一些议政大臣和皇室宗亲仍然走不出封建帝制的

1912年2月12日,清逊帝溥仪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政府宣布灭亡。一些议政大臣和皇室宗亲仍然走不出封建帝制的漩涡,苦苦支撑着最后的尊严。保皇派的成员大多是之前那些养尊处优的王爷和拿着俸禄不干实事的贪官。

然而,在皇室中有一股清流,不仅冷眼旁观,还宁死不做卖国贼,此人就是光绪的胞弟,溥仪的亲叔叔爱新觉罗载涛。他的一生可谓传奇,生在皇家却没有娇气,颠沛流离三四十年,最终成为新中国的政协委员。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笑着说了一句话。

那么,这位清末的王爷有着怎么样的传奇故事?为何会成为新中国的政协委员呢?

出身皇室的王爷

爱新觉罗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七个儿子,出生在光绪十三年。因为家族的原因这个孩子非常受宠爱。年仅三岁就被封为了镇国公,到了读书的年纪,醇亲王专门为他聘请了大儒授课。十三岁被过继给了钟郡王奕詥。

奕詥是道光帝的第八个儿子,他本人没有后代,过继了一个儿子,但这儿子不争气犯了错误被削爵,这才又立载涛为后。

过继给奕詥后,载涛先是被封为贝勒,之后又加上了郡王衔。到了十七岁,亲生父亲醇亲王就把他送到了陆军贵胄学堂学习军事。那时候清政府如火如荼地发展地发展着洋务运动,对于军事方面总要找个自己人把控,载涛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陆军学堂,载涛不仅认真学习了行军打仗的本领,还见识了不少的新式武器。闲暇之余他还去马厩里养马,从小载涛就喜欢研究马匹,长大后更是对于相马非常感兴趣。毕业后,载涛就被分配到了清政府的禁卫军处,担任禁卫大臣,专门处理军务上的事情。

由于独到的见解和身份的加持,载涛接到命令去往英国考察陆军,这次出门对载涛是震撼的。他了解到了“男女平等”也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内心再也平静不了了。一年的时光很快就要到了,启程回国的载涛有心拯救即将灭亡的大清。

只可惜,清廷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任凭谁也无力回天。载涛回国的时候溥仪刚刚即位,他的哥哥载沣成了摄政王,醇亲王一门出了两个皇帝,可谁也高兴不起来。在载沣的授意下载涛成了掌管军事的军政司令,赐封禁卫军大将军。

载涛虽是一介书生,但他渴望行军打仗,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他的马术相当了得,对于马匹的研究更是一绝,京城内外谁都知道,醇亲王府出了个“马痴”养马、相马、骑马,样样精通。在马匹市场,谁见到载涛都毕恭毕敬地喊声“七爷”。

但载涛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革命的烈火就烧了起来。武昌起义率先爆发,这让本就大厦将倾的清政府担惊受怕。随着情况原来越糟糕,载涛就成了替罪羊,清廷打算派他去平乱,但载涛却不情愿,见识过西方的生活,对于清廷的腐败他早就死了心。

于是,他将兵权尽数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大喜过望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统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迫于眼前的形势只能代清帝下了退位诏书,从这一刻起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彻底结束。逊位后的清废帝虽然还允许住在皇宫,但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实权,载涛对于这个侄子起初并不担心。

毕竟在宫里有吃有喝生活过得还是滋润的。然而溥仪根本不死心,总想着恢复祖宗的基业,不仅上演了“复辟”的闹剧,更是不断作妖。成年后的溥仪渴望自己当皇帝的风光,竟然投靠日本人。

清朝灭亡后,载涛的日子过得很贫苦,毕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而且这么些年的养尊处优那些平民老百姓的工作,他也实在是不会。开始的那几年,载涛凭借着家底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再厚的基业也不能养活这么多人。

载涛有四位夫人,六个孩子,儿媳、孙子、孙女算下来大大小小三十几口。家里还有丫鬟、厨师、侍卫,时间长了实在坚持不住。

于是,他就把王府卖掉,领着一大家人住进了胡同,为了生计自己学会了做饭,载涛得一手好厨艺就是这个时候逼出来的。随后载涛还去得声门捡过破烂。这样的日子载涛没叫过苦,只要能生存这些都不算什么。

1924年,冯玉祥的部队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只能住进了北府,听闻政变的载涛很担心溥仪的状况,大哥已经不在了,这个侄子怎么也得照应。正当他想联系溥仪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令他气愤的消息,溥仪勾搭上了日本人,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住进了天津租界的大房子里。

载涛怒骂这个侄子不争气,为了权力连脸面都不要了,于是载涛专门给溥仪写了一封信,希望溥仪能离日本人远些。

接到信件,溥仪震怒,摆出一副“皇帝”的架子,说载涛是个不顾祖宗基业,给皇室丢尽脸面的人。从此两人断交,再也没有了来往。载涛在北京胡同自食其力,把家里的古董、玉石全部用来换成了米面粮油,还专门租了个小摊位出售王府时期的衣服首饰。

载涛选择了,北京城内最繁华的地段,那里达官贵人甚多,能买载涛东西的都是识货的,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夫人总是劝他别这么做:“皇帝的叔父不仅捡破烂,还开小摊位,实在丢不起那人。”

但载涛却不以为然,板着脸说道:“不卖,你们这三十几张嘴吃什么,每天喝西北风吗,再说,我一没偷二没抢,卖我自己的东西怎么了。”

载涛的几句话,让众人不敢再说话了,小摊位摆起来吸引了不少人,都知道“七爷”摆摊,这可引来了不少人围观。那些曾经跟他有交情的达官显贵都纷纷慷慨解囊,在才让载涛渡过了难关。

坚决不做卖国贼

生活艰苦,每天都吃糠咽菜,但载涛很有气节,从来没有低下头干违心的事。都知道这位“七爷”当过晚清将军,为了能请到他,各路军阀使尽了手段。在其中就有张作霖。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在东北一带是出了名的“狠”。

1924年,为了分一杯“胜利果实”的甜羹,带着部队直冲北京城。还亲自来到钟郡王府邀请载涛赛马。他早就听说清末的这个王爷喜欢赛马,这次投其所好为的也是能请他出山,到自己的军队担任要职。载涛并没有拒绝张作霖的赛马要求,一路跟随着他来到赛马场。

两人各自选中一匹好马,在裁判的示意下展开比赛。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些年,自认为比赛一定能赢。如果赢得比赛说不定提了要求载涛就答应了。只是事与愿违,载涛的骑术独步天下,毕竟大清就是马背上夺得江山,而且他在外留学这么些年早就成绩斐然。

赢了张作霖,载涛不以为然。但张作霖还是提出请求希望载涛帮助自己打天下。载涛断然拒绝,他不希望再有人打着“他皇族的身份”建立统治。张作霖眼见说不动他,只能悻悻而归。本以为平静的日子会这么过下,谁知道溥仪那边传来的消息。

日本人为了殖民东北地区专门成立了“伪满洲国”让溥仪登基成为了“傀儡皇帝”。得知这一切的载涛气愤不已,一直骂溥仪是“汉奸”。1935年溥仪决定去清东陵扫墓,为了点缀画面,日本人邀请载涛撑场子,载涛嗤之以鼻,坚决不去。

这下惹火了日本军官,土肥原贤二亲自带队上门威胁载涛。他们找到载涛的新住处,威逼他必须出场,还掏出了手枪告诫他如果不去,就让他下去见“大清的列祖列宗”。载涛冷笑几声,斥责“来吧,你开枪,往这打”随后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土肥原贤二见状不敢动手,愣在原地。双方僵持了一会儿,最终日本军官全部退了回去,再也不敢找载涛的麻烦。载涛的硬气传遍了整个东北,溥仪知道后一言不发,对于这个七叔他并不待见。当了日本人的“傀儡”溥仪每天生活在监视中,就连“祥贵人”被日本人害死都无能为力。

而载涛同样遇到了困难,自己的五哥因为贫穷患上疾病都没钱治愈,一个大清王爷就这么去世了。嫡福晋姜婉贞也在这个时候撒手人寰。面对亲人的离世,载涛已经没有东西可买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自食其力,上班打工只要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心愿。

后来抗日战争结束,载涛找到了一份马场的工作,那时候正值内战,我军需要大量的输运和炮兵,于是找到了这家马场,载涛得知后培育和输送了不少优良的战马给我军使用,为我军的胜利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毛主席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运输问题,我军开始资助建设马场。总理在得知载涛的事迹后,就跟主席商量着让载涛管理马匹。其实在这时候总理心里一直惦记着晚清的皇室的那些人,溥仪已经被当作战犯管理起来,还有些人生活得很艰苦,如果都将他们安顿好,也算是有个心理安慰。

主席很赞同总理的想法,于是就让总理去处理这件事,并给了他一张委任状。总理派人找到了正在街上摆地摊的载涛,说明来意,亲切地接见了他,还给了他一笔救济款。在得知总理的来以后,载涛兴奋不已,看着中央给的委任状更是脱口而出:“只有主席最懂我”。

得到了马政局顾问的职位,载涛拼尽全力地工作,为我国的马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载涛懂马,哪个地区有优良品种的马,怎么培育,怎么喂养都井井有条地整理出来,还经常出差去亲自挑选。要知道当时的他已经六十多岁,这么大的年纪还在奔波,实属不易。

由于工作积极,贡献突出,总理亲自拍板邀请载涛出席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总理说载涛是十几万满族人民的代表,党和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会议结束后,总理将载涛带到了主席的办公室,主席见到载涛亲切地握手说了一句:“看起来不像征战沙场的将军。”

载涛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确实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担任着虚名罢了。双方在友好的氛围内进行了交流,最终中央决定让载涛担任政协委员,辅助中央工作。载涛很是感激政府的信任,最后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想见见自己的侄子溥仪。

虽说两人早就没了联系,但骨肉亲情还在。总理明白载涛的意思,专门安排人员让叔侄俩见一面。在改造所载涛见到了满脸沧桑的溥仪,那时候溥仪正在缝制自己的衣服,抬头看了好几眼才确定这是自己的叔叔。

随后两人抱在一起痛哭。从溥仪被赶出皇宫到新中国成立,两人已经二十七年没有见过面了,如今境遇却是天壤之别。载涛劝谏溥仪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来过平凡的日子,溥仪听完点了点头。这次见面结束后,载涛就去中央述职。

1970年,载涛身染重病,中央政府派人探望,主席还亲自给了他一笔费用。警卫告诉他这些钱是主席自己攒的,平时挣到的稿费全拿了过来。载涛心里非常感动,给主席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多次表达了对主席的感谢之情。

不久之后,载涛就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回顾他的一生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载涛绝对是满清皇室最有骨气的人。”他把贵族的那股傲劲和忠心爱国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晚年时分又致力于我国的马匹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