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出逃的一天。
三大指数全天窄幅震荡,午后持续下挫。
盘中神秘力量护盘,带着银行股、电力股、中字头这类权重股冲锋,
但是效果不佳,上证盘中多次冲高翻红,最终收绿,微跌0.2%。

超4100只个股下跌,涨跌幅中位数-1.33%。
成交量10767亿,再度来到万亿附近。
内资主力疯狂出逃,今天大幅净卖出445亿。

一季报披露最后两天,很多资金都开始离场观望。
因为披露业绩越晚的,大概率憋不出什么好屁。
板块方面,
房地产集体大跌,多股甚至跌停。

腿都蹲麻了,等来了“巩固”,等来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当初博弈zzj会议刺激地产的,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港股这边,没有A股跌那么惨,
恒指微跌0.04%,恒科微涨0.12%。
依旧在极低估区间边缘反复徘徊。
这个位置,仓位不高的,可以逢低补补仓。

利好停不下来了!
继前段时间CXO三弟凯莱英业绩回暖后。

CXO二哥康龙化成业绩也炸了!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03%,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营收利润双增长,净利润增速尤为炸裂。

这里有两个重要信号:
1、业绩回暖
来看一组数据,
康龙化成员工数从23年的20295人增长到24年21370人,增长5%左右。

一季度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明显也是增长的,

反映到一季度的净利润上,说明康龙化成并不是降本增效了,而是业绩正在实实在在地回暖。
2、市场份额提升
随着国内创新药投融资的初步复苏,

康龙化成季度收入不仅环比增长,同比增速也在逐季加快,
尤其是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连续2个季度收入,同比快速增长10%,

在收入快速增长下,康龙化成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海外客户访问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这两大信号足以见得,康龙化成业绩的已经反转!
道人正在码字的时候,大哥药明的业绩也出来了。
一句话:屌炸天!
25年Q1营收96.55亿元,同比增长20.96%;
归母净利润36.72亿元,同比暴增89.06%!
单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最关键的是,在老美生物法案、关税战的双重夹击下。
药明在老美和海外的业务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一路走高!
尤其是美国市场营收,今年Q1大增28.4%!

不仅如此,在手订单也继续突破历史新高,并且继续保持47.1%的超高增速。
说人话:
单子已经接到手软,后面业绩增速已经提前锁定!
大哥、二哥、三弟业绩全都持续反转增长,说明啥?
CXO板块的触底反转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
往后看,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就是老美搞事情。
毕竟,我们的CXO企业接的大部分都是老美的订单,万一川普脑子一热,再搞几个法案禁令啥的,难免会对CXO板块有影响。
不过,即便川普搞事情,美国那边的一众药企大概率也不会答应。
毕竟中国的CXO,成本低、效果好,在全球竞争力独一档。
不然老美那边的一众药企,也不会冒着生物法案、两国关税战的种种风险,继续给药明打钱下单了。

再再再来和大家梳理一下当前的医药板块!
1、创新药:基本已经反转
创新药一哥恒瑞(这几年逐步转型成创新药企)Q1业绩大爆发,净利润同比大增36.9%,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余一众创新药企也纷纷进入出药周期,今年的海外BD订单全线爆发:




2、CXO(本质上属于生物医药+创新药):目前来看也迎来反转
三大龙头股业绩已经全部反转,后续随着行业回暖,大概率会全面反转。
3、中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目前也开始出现业绩反转前兆
医疗服务一哥爱尔眼科Q1净利润10.49亿,同比增长16.71%,业绩超预期。

“牙茅”通策医疗25年Q1营收7.45亿元,同比增长5.11%,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6.22%,业绩提速,超市场预期。

至于中成药、仿制药等其他细分板块,依旧没有反转,前景也比较堪忧……
发现了吗?
正在反转的,全都是我们医药组合重仓的核心板块(创新药、生物医药、中高端医疗器械)。
正因如此,我们的医药组合——悬壶济世今年以来才能跑出超额收益。
去年7月23日成立至今,悬壶济世累计收益高达17.89%。

同期中证医药是2.64%;
中证医疗是3.61%。
悬壶济世,不仅秒杀中证医药/医疗指数,超额收益14%-15%。
而且大幅跑赢沪深300,超额收益高达10%以上!

为什么我们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布局医药组合?
为什么我们的医药组合要以创新药、生物医药、中高端医疗器械这几个细分赛道为核心?
不是随便拍脑瓜决定的!
这背后,是对整个行业核心逻辑的深度分析+对细分行业的长期跟踪研究。
最终结合行业周期,落实到发车操作上。

业绩好的,全都是我们持有的!
今天已经4月28日了,一季报也都已经出的差不多了,还有两天,就彻底出完了。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一季报业绩来看,
业绩反转的、持续增长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过去主要投资的方向。
1、半导体
国产芯片龙头股寒武纪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翻了42倍!
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由亏转盈。业绩大超预期。

国产算力龙头股海光信息25年Q1营收24亿元,同比高增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高增75.33%,业绩延续高增趋势。

光模块龙头股新易盛25年Q1业绩大超预期,不仅营收翻了2.6倍,净利润更是翻了近4倍。

不管是芯片还是光模块,业绩都非常亮眼。
而我们早在24年1月-9月24日区间内就持续分批重仓布局,
回头看,当时买入时都在半导体周期底部。

2、医药
创新药、生物医药、中高端医疗企业这三大细分行业,业绩陆续开始反转
而我们以这三大细分行业为核心的医药组合——悬壶济世,从去年底就开始布局,目前已经有78%的仓位。
回头看,也是买在了周期反转的底部。

3、消费
我们消费组合重点布局的新兴消费、平价消费、互联网消费业绩持续反转。
新兴消费:泡泡玛特25年Q1业绩大超预期,蜜雪冰城和海底捞24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美团、京东24年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而从今年3月,道人就开始发车消费组合,目前仓位已经来到70%以上。
目前最大的利好是消费依旧在极低估区间,还没涨上去。
这也是我们最近疯狂发车消费组合的核心原因。
4、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港股
腾讯和阿里,其实早在22年底部业绩就开始触底反转了。


不过当时我们的经济基本面还很差,所以道人就没急着布局。
从23年底开始,道人先是布局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等场内港股ETF。
24年下半年开始发车港股组合——进击的紫荆花,目前仓位已经73%。

回头看,我们的港股组合虽然没有买在周期最底部。
但也躲过了对难熬的那波震荡期。
5、券商
这也是我们从23年底就开始布局的板块。
截至4月28日,已经有十多家上市券商业绩表现超预期。
9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券商均预喜,且净利润最高预期增幅超过800%;
3家发布业绩快报的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双增长”。

往后看,只要还有牛市,只要投资股票的越来越多,券商就不愁不赚钱。
至于其他大多数核心赛道/板块,要么还处于下行周期,要么没有太多增量市场,要么还在炒概念阶段。
我们手持这些周期已经反转,刚刚进入上行周期的优质资产,一旦经济基本面真的好转,还怕赚不到周期反转的钱?
站在当下,道人还是那句话:
投资就是顺势而为。
这个“顺势”,绝对不是市场情绪高涨时,跟风买入,
而是在周期底部,无人问津时坚定买入。
然后默默等待,静待花开。
但真正落实到操作上,往往是:
真正跌出好机会,我们逆势发车的时候很多人不跟,
等涨起来脱离极低估区间,短期过热了,很多人来问还能不能买。
这就是人性。
最后,最近不少朋友问道人:
“如果投港股消费选哪个指数比较好?”
道人的回答:可以考虑港股通消费。
这个指数的权重股都是一些流动性好的、市值大的消费股,
包含了一众互联网消费股和很多优质新兴消费股,比如阿里巴巴、泡泡玛特等,不像A股的消费指数,白酒占比过高。

从924行情至今,各消费指数中,也是港股通消费表现最好的。

具体到标的上,可以考虑港股消费ETF,
之前我们投港股消费网格策略,也是用的这只ETF。
提到网格,这里顺便说一句,
上一次港股消费网格收网是3月17日,赚了15%+。
后面道人会择机再开条件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