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又一大创举!新型员工“贷款上班”,最高贷2000万,上海试点推行

大家出来上班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挣钱对不对,但是现在在上海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创举。那就是让员工“贷款上班”而且这个

大家出来上班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挣钱对不对,但是现在在上海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创举。

那就是让员工“贷款上班”而且这个额度还非常高,一个人最高就能贷款2000万,这样的政策刚一出来,就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员工辛辛苦苦上个班,最后还需要贷款,到底图什么,这项创举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贷款上班的神操作

这项举措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可怕,它出台针对的是科技公司,而且目前只是在上海推行,并没有全面推广开。

而且它出现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拓宽科技公司吸纳资金的渠道,并且也让员工能够购买公司的股份,将来有机会参与到未来的分红之中。

说白了它就是银行来提供的贷款,让员工拿着这笔贷款,去购买自己公司股份用的,这样的话,打工人就能够成为一名股东。

在上班的同时还能参与分红,在未来多一笔收入,成为真正的投资者,这样的情况看似非常美好,但是里面却也藏有一定的风险。

贷款上班到底是利是弊

这个问题就需要分角度来看了,如果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有不少好处的,现在科技公司融资非常困难。

2024年第三季度融资资金虽然增长了54%还要多,但是件数却下滑的非常厉害,环比足足下降了18%。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有几其数额超级大的融资事件,就像大连新达盟,一轮融资直接就获得了600亿的投资。

华为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也获得了230亿,就是这样的大笔投资才把这个数据撑起来的,但是这样的大公司确实少数。

不少中小型科技企业,想要获得资金是越来越难了,而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没有资金就等于没有生产力。

毕竟员工上班不是为爱发电,谁不需要养家糊口,谁不需要吃饭穿衣,你待遇不好我选择跳槽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而这样的大环境就导致中小型科技企业想要生存,就变的更加困难,而这项举措,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直接的优点就是他们能快速获得一大笔资金,有了这些钱,公司就能做许多事情,获得一定的发展。

而且员工一旦购买了公司的股份,即便数额再少,那也算是公司真正的一份子了,而不是单纯地劳动者了。

这样就能大大增加对于公司的忠诚度,毕竟在这里自己也有股份,再想要离职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里边牵扯的利益就足以让员工投鼠忌器。

这就非常有利于公司的稳定,而且员工在持有公司股份以后,一定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非常关注,毕竟这涉及到自己能拿多少钱。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员工的积极性,毕竟公司赚的多了,自己才能拿的更多,而且员工还可能会拉上亲戚朋友投资自己的公司,这样赚的钱就更多了。

虽然有不少的优点,但是哪有不花钱的饭让你吃,想要享受这些好处,那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贷款投资需谨慎

这个举措,完全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在短期收获不少融资,但是长远看来,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对于员工来说,一旦真的选择这样的方式,那就意味着自己和公司彻底绑定,要承担公司运营失败带来的风险。

而公司想要拿捏员工,那就更加轻而易举了,以前可能还会因为辞职的问题而忌惮几分,但现在这个“隐患”没有了,一些无良老板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毕竟你有股份在这里,想要完全脱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你想要离职,那公司就有可能拿你手里的股权说事。

到时候不是你放弃离职,就是手里的股份被低价拿走,最后损失一部分属于自己的财富,这种事情完全有可能会发生。

还有就是自己成为股东以后,公司一旦破产被清算,那这部分钱很可能就保不住了,如果买的股份太多,甚至还有可能背负上一些责任。

这样的风险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而对于公司来说,这样的举措同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说能保证员工大致稳定。

但是还是有可能会有员工选择离职,这时候公司股权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结构不稳定,而且在管理上,也会出现问题。

以前员工只是只是雇佣关系,有分歧大可以一拍两散,如果大量员工都持有股份,一旦和管理层出现分歧,就有可能导致公司运营不稳,这些也是企业需要考虑到的点。

而且之前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不少人吃过亏了,就像是大企业东方雨虹,曾经就推出过类似的举措,他们本意是想要维持股价的稳定。

但是最后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不少员工因为参与其中,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一时间也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归根到底,这就是一项举措,想不想参与其中,都看你自己的意愿,如果想要收获更多的利益,那就可以尝试。

但是与之而来的就是未知的风险,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但如果不参与其中,虽然非常稳定,但是也失去了暴富的机会。

说白了这就是给出了一个全新的道路,想要促进这些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非常明显,而且也摆在了明面上。

上海的这种举措针对的还是那些有富余的人,这部分群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手里有一些余钱,就算失败了,也能承受的起。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要保持理智,毕竟自己手里的钱可经不起折腾,而且普通人受限于眼界和格局。

对于金融这一套几乎一窍不通,很可能会掉入某些心怀鬼胎之人精心编制的陷阱中,所以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还是要保持理智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个举措出现在大家的公司里,你会不会选择入局呢?

参考信息:

财联社:上海全域试点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 单人最高授信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