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瑞金研究:低密度胆固醇越低,癌症风险越高?控制到多少才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老百姓嘴里的“坏胆固醇”,是真的越低越好吗?很多人一听“坏”,本能就想除之而后快。

但最近上海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却在医学圈里投下了一颗“炸弹”——研究发现,低密度胆固醇(LDL-C)如果降得太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反而可能升高。

这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网络谣言,而是国内顶尖医学机构的研究成果。

一时间,原本每天吃他汀降脂药的中老年人陷入了迷茫:“我这胆固醇是不是吃得太低了?”、“医生说越低越好,不是吗?”、“那我到底该不该继续吃药?”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我会把整个问题从头到尾捋清楚。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健康讲义”,而是站在医生的视角,带你透过数据,看清问题背后的逻辑。

胆固醇的“坏名声”是怎么来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胆固醇就像“血管里的垃圾”,堵着堵着,心梗、脑梗就找上门了。确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话没毛病。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就开启了全民“降脂运动”,他汀类药物也成为最畅销的处方药之一。

国内也紧随其后,特别是对“三高”患者,降脂几乎成了“标配”。我们医生在门诊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LDL-C控制得越低,血管越干净,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越低。

但问题在于,“越低越好”这事,真的没有底线吗?

上海瑞金医院研究到底说了啥?

这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的研究,分析了数万名中国成年人的数据,发现当LDL-C水平降到一定阈值以下时,比如低于1.8 mmol/L,某些癌症的发生率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这种相关性更明显。

研究团队特别指出,这并不是说LDL-C低一定会得癌,而是在统计学上发现了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但这个发现足以引起我们警觉:过度降脂,可能不是“保命”,而是在埋下新的隐患。

胆固醇,原来不只是“坏人”

很多人不知道,胆固醇其实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成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原料。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胆固醇一降到底,身体连合成激素的“砖头”都没了,会发生什么?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这些都可能是长期低胆固醇状态下的“副作用”。

癌症和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有研究推测,长期低胆固醇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监视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从而让癌细胞有了“可乘之机”。

我有一位朋友,吃他汀吃出焦虑症

我有一位老病人,姓李,65岁,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心梗后,他坚持吃阿托伐他汀十多年,LDL-C一直控制得很好,1.5左右。体检报告一出来,他特别得意:“医生,我这数值是不是比年轻人还健康?”

我看着报告皱眉:“你最近是不是容易疲劳、记性差?”他点头:“对啊,连孙子的名字都忘了,晚上睡不踏实。”

我建议他查个认知功能,还真查出轻度认知障碍。后来调整他汀剂量,把LDL-C控制在2.0左右,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这不是说他汀不好,而是控制目标必须“因人而异”。对心梗、脑梗高危人群,LDL-C控制在1.8以下才合适;但对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控制在2.0~3.0之间,既能防病又不压垮身体的代谢系统,才是更科学的做法。

降脂药真的需要人人吃吗?

现在很多人把吃降脂药当成“预防心梗”的万能钥匙,甚至没有高血脂都想“提前吃”。这其实是被过度宣传和焦虑“绑架”的结果。

降脂药不是保健品,更不是“多吃多健康”。他汀类药物虽然是降脂“金标准”,但也有肌痛、肝功能异常、认知障碍等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降脂的核心,不是药,而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才是降脂的“基本操作”。

那到底LDL-C控制到多少才刚刚好?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关键要看你属于哪一类人。

如果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冠心病、脑梗、糖尿病,那目标值应该低于1.8 mmol/L,甚至更低。

但如果你只是偶尔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没有其他危险因素,那就没必要一味追求“越低越好”。通常控制在2.6~3.4 mmol/L之间即可。

而对于60岁以上、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过度降脂反而可能伤身。研究显示,老年人适度的LDL-C水平反而与更好的生存率相关。

降脂这事,别被“恐吓式宣传”误导了

很多保健品、广告、甚至一些科普文章,把胆固醇妖魔化,把降脂药神化。说什么“胆固醇高一点就会死”、“吃他汀能长寿十年”……听上去很吓人,但医学不是算命,讲的是概率,不是绝对。

我们医生更关心的,是全因死亡率——也就是各种病加起来的死亡风险。如果把胆固醇降得太低,虽然可能少得几次心梗,但如果因此免疫力下降、得了癌症,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怎么做才是对的?

首先,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不要盲目追求“越低越好”,而是要综合评估你的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因素。

其次,如果医生建议你吃降脂药,那就要坚持吃,但也要定期复查,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医生不是开了药就完事,我们更关心你的全身状态。

最后,改变生活方式才是根本。不抽烟、少喝酒、吃得清淡、保持运动、控制情绪,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帮你防病的“灵丹妙药”。

写在最后:别让“胆固醇焦虑”绑架了健康

胆固醇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它是身体运行的一部分,该高不高,该低不低,出了问题才是麻烦。

上海瑞金医院的研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要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好看”,真正的健康,是身体的整体平衡。

作为医生,我常说一句话:“不是你活得越久越好,而是你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才好。”别为了降脂,把自己逼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胆固醇该降,但也别降过了头。凡事有度,健康才有余地。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胡大一, 韩雅玲, 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10): 833-853.

[2]李娜, 王颖, 张磊, 等. LDL-C水平与癌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3, 30(02): 89-94.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LDL-C水平与癌症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R]. 上海: 瑞金医院, 202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评论列表

欢天喜地
欢天喜地 9
2025-04-22 07:17
胆固醇偏高,合理均衡饮食后能降低,不一定非得用药。
野身文神
野身文神 6
2025-04-27 18:35
脂防细胞不会癌变[呲牙笑]
曦
3
2025-04-23 06:15
无真实数据支撑,就等于一派胡言
沪O--369
沪O--369 3
2025-04-21 18:39
心梗风险与癌症风险!这是个问题[笑着哭]结果焦虑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