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家管理血压的5个错误行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若持续的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治愈,只能控制,所以高血压患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若持续的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治愈,只能控制,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管理自己的血压。很多患者在管理血压的过程中有很多错误的行为,导致血压波动,控制不好,严重影响健康。

以下总结5个管理血压的错误行为。

①不可只管吃药,不管降压效果。不是吃药后就万事大吉了,每一个个体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一样,有人效果好,有人效果不好。特别是更换药物或剂量时,一定加强血压的监测,比如每天2-3次量血压并记录下来,有一个动态的观察。

②不可以自己的感觉来评估血压的高低。同样是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反应也不同。有些人血压稍微升高,就会有头晕头痛不适;而有些人血压>200/100mmHg时都没有任何感觉;另外很多刚发现血压高时,可能感觉的到,若是长期高血压,身体也会习惯耐受。所以凭自身的感觉来评估血压的高低是不对的。监测血压,还是应该用血压计测量。

③不可测量太频繁。有些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血压,每天都监测很多次,有时越量越高,越高越焦虑,反而不利于血压的控制。正确的做法是,血压稳定时,每星期选一天的早晨和睡前测量,每次测2-3次,取平均值;当血压不稳定时,每星期选3-5天的早中晚测量就好了,也无需频繁测量。

④不可太关注某一次的血压高低。我们的血压是在波动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就是正常血压也有一定的波动规律,比如白天高,晚上低,而且血压的波动与情绪、睡眠、运动、昼夜、季节等有关,所以无需太关注一次测量血压的高低。如果一次测量的血压太高或太低,可以休息半小时后重新测量。

⑤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自行更换药物。有些高血压者会根据自己测量的血压随意增减药物剂量,血压高一点,加药量;血压低一点,减药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人体血压本就在波动,随意更换药物或增减剂量,都会引起血压的波动,若是血压波动太大,反而会引起血管弹性变差,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管理血压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控制好血压,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因高血压引起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