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在掩护部队撤离时英勇献身,年仅37岁。
左权去世时,他的妻子和年仅两岁的女儿左太北留在了世上。
左太北这个名字其实是彭德怀亲自为她取的。
1940年5月,左太北在山西长治的八路军总部出生。左权得知后非常兴奋,立刻去找彭德怀,请他给新生儿取个名字。
彭德怀拗不过,沉思片刻,便对左权提议:“既然孩子是在太行山的太北区出生的,干脆就叫左太北吧!”
左权和刘志兰听完后,觉得这名字挺合适,于是决定给女儿起名叫左太北。
左权不幸去世后,他的妻子刘志兰与陈守中结婚,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左权生前与彭德怀关系密切,彭德怀对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关怀备至,两人之间建立了如父女般深厚的情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刘志兰与陈守中因工作需要前往包头任职。考虑到当地教育条件有限,他们决定将女儿左太北留在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此,他们特地拜访了彭德怀,恳请其在北京期间关照左太北的成长。
彭总爽快地同意了,将左太北接到自己家中,安排她与侄女彭钢共同居住和学习。
左太北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从小学到高中,每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她的优异表现让老师们一致认为,她未来一定能考入清华或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
然而,左太北的观点与众人截然不同。
在左太北眼里,父亲始终是她最敬仰的人。受到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下定决心要沿着父亲的道路走下去,完成他未竟的军旅事业。正因如此,高考志愿填报时,她果断选择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没有任何犹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是那个年代军队和全国范围内顶尖的学府,入学难度极大。然而,对左太北而言,这并非什么挑战,她的优异学业成绩足以确保她顺利进入这所著名军校。
然而,她没料到的是,考入这所军校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左太北的成绩在众多报考者中名列前茅,然而她却意外收到了未被录取的消息。
左太平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她完全搞不懂自己为何没被选上,也没人给她一个明确的解释。
左太北实在没办法,只好去找彭德怀,希望他能帮忙查清楚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彭德怀迅速查明原因,问题出在左太北的政审未能通过。
彭德怀当时正处于困境,刚刚卸任国防部长一职。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处境是否波及了左太北,但经过调查发现,左太北未能通过政审,原因在于她的社会关系存在瑕疵。
左权的兄长左棠曾是国民党军队的团长,属于国民党派系。左太北在填报个人社会关系时,如实反映了这一家庭背景,却因此遭遇政治审查问题,未能通过审核。
面对这种情况,彭老总也束手无策,于是建议左太北去找陈赓。陈赓当时是哈军工的院长,而且和左权以前关系密切,找他帮忙再合适不过了。
陈赓在北京住院期间得知左太北的情况,特意接见了她。他直接指出:“你和你伯伯从未谋面,何必填这个社会关系?这肯定通不过。但你作为烈士后代,政审怎么可能不过关?学校工作人员处理得太死板了。我看过你的成绩,分数很高,你安心回去等消息吧!”
左太北听到消息后,欣喜若狂,立刻向陈赓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激动得一时语塞。
陈赓深受感动,对她说道:"小姑娘,你父亲是我们部队里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你能继承他的志向,这真是太好了!别的人我不管,但你报考哈军工,我们一定录取你!"
在陈赓的支持下,左太北顺利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导弹工程专业。
左太北刚上学没多久,陈赓就因病离世了。那次会面,成了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
左太北在完成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学业后,先后任职于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防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防司以及航空航天工业部等多个重要部门,并曾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计划司的副司长职务。
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因病去世,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