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有思想
  • 马克思与恩格斯友谊中的一个插曲

    1863年1月7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患心脏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将这件事写信告诉马克思。信中说:“我

    2025-04-25 02:43
  • 古典文献解读:人类学的一种路径

    卯丹无疑,中国文明是一个历史地形成的复合文明体,而各类历史与古典文献是记录这个复合文明体本身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学界,以历

    2025-04-25 02:45
  • 历史上的拆字奇谈

    谈详柏话说崇祯皇帝,眼看大明天下已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于是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一天他微服出行,在街市上察访。只见一个去

    2025-04-26 01:49
  • 宗白华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先秦哲学家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2025-04-26 03:37
  • 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物:史嚚、叔兴、臧文仲、柳下惠、史墨

    史嚚春秋时虢国太史。周惠王十五年(前662),虢国盛行降神迷信。周大夫内史过认为“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

    2025-04-25 02:50
  • 全球思想史:重思现代全球秩序的思想起源

    李宏图作者简介:李宏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原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2025-04-25 02:51
  • 董仲舒思想系统的结构性还原——《天人三策》的政治哲学解读

    黄玉顺,知名哲学学者,当代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建构了“生活儒学”体系及其次级理论“中国正义论”体系。曾任四川大学教授(20

    2025-04-25 01:47
  • 梯利:自然哲学与科学运动

    在意大利有很多自然哲学家虽然并没有完全摆脱诸如炼丹术和占星术等旧迷信的束缚,但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杰罗姆·卡丹或吉罗拉莫

    2025-04-25 01:48
  • 论道教的黄帝信仰

    张泽洪、李雯婷原文载于《东方哲学与文化》第1辑,文章内容有删节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在中国社会有着长期的影响

    2025-04-25 01:50
  •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重要话题

    孙迎智“人的使命”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重要话题,围绕着“人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使命”等问题,德国思想界展开了

    2025-04-25 02:46
  • 从现象学视角看记忆的不同面向

    作者: 马迎辉“记”与“忆”不同。“记”是记住,尽管过去,但未消失;“忆”是回想,将记住的重新唤起、拉到眼前。相较而言,

    2025-04-25 01:46
  • 为什么说孔子“述”的意义大于“作”

    栾贵川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述而不作”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其记:“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2025-04-26 01:49
  • 曹伯韩丨社会阶层的产生和消灭

    许多中国绅士所住的房子,大门口墙上都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福”字。每个保持了传统思想的中国人,也是每天在盼望着“享福”。平日

    2025-04-24 01:56
  • 切磋琢磨:君子之学

    孔子的思想和行动并没有超出伦常日用的特异之处,但孔子所以为常人难以企及,乃是因为他的好学。“学”造就了灵动的思想观念,并

    2025-04-25 01:49
  • 孙正聿丨塑造有教养的自我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以来,我一直沿着两条路子展开自己的工作:一是以学术的或专业的路子思考哲学问题,撰写

    2025-04-24 01:53
  • 张祥龙丨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的各项成就有目共睹,无须我来列举。但是,此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使它得以

    2025-04-24 01:54
  • 邓晓芒丨"批判哲学"的归宿

    邓晓芒1798年,当年迈的康德出版了由他改定的最后一部著作《实用人学》的时候,他的声望在整个欧洲|都达到了顶点。虽然康德

    2025-04-24 01:53
  • 黄克剑丨孔子“诗教”论略

    孔子的生命情调是富于诗意的,这位在后世乃至当世被称为“圣人”的人亦曾对“诗”有过种种别具识度的论说。这些渗透着虚灵的人生

    2025-04-24 01:54
  • 刘成纪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间、历史和记忆

    二十余年来,西方以康德为背景对于时间、空间审美特质的讨论,重新定位了美学的学科边界。与此相应,中国古典时代对于时间、历史

    2025-04-24 01:54
  • 季羡林丨中国同孟加拉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历史书上有很多关于天竺的记载。今天的孟加拉国所在地就是古代天竺的一部分。说明中国与天竺的关系,那可真可以说是源远

    2025-04-24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