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叶飞访问菲律宾,临行前向中央提出请求:我希望能回乡扫墓

睿智历史言 2023-04-21 09:38:00

1989年1月,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接到了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在近期前往菲律宾访问。

叶飞上将接到消息后心潮澎湃,在中央的安排下接受了这次邀请,然而临行前,叶飞上将找到组织,并向其提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叶飞将军提出了什么要求,组织上最后批准了吗,为何菲律宾会点名邀请叶飞将军,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五次死神擦身而过的共和国上将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相当具有传奇色彩的上将,他出生于菲律宾,是中菲混血儿,15岁就步入革命队列,41岁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的一生曾五次和死神擦身而过,最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还有着许许多多了不起的成就,他就是“打不死的飞将军”——叶飞。

老一辈革命家值得人们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了建设新中国奋斗终生,更是因为他们信念坚定不怕流血牺牲,有危险情况时永远冲在最前面,叶飞将军就是如此。

那么叶飞上将在革命岁月中都经历了什么,他的五次危机时刻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又是如何化险为夷呢?

第一次危急时刻是1930年,因为出色的表现和对革命的热忱,刚刚15岁的叶飞已经是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和代理团省委书记,不久后离开学校专门搞革命的叶飞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厦门组织革命活动。

没想到的是,刚到不久就被抓捕了,一度面临生死考验。

这也是第一次对革命信仰的考验,因为缺乏有力的证据,所以叶飞等人仅被判刑一年时间。

虽然服刑时间短,但敌人将叶飞等人看得特别紧,生怕发生劫狱事件,所以将他们关押在条件恶劣的死牢中。

犯人在这里的待遇很差,几乎临界到活不下去的程度。

他们没有行李,每天只能在阴冷牢房的石板上睡觉,吃的也是发霉的大米和馊掉的饭菜,其中一位战友还因为得了肺结核不能医治死在了牢狱之中。

无奈之下,叶飞只能偷偷托人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远方的家人,希望能够得到救助。

叶飞的情况很特殊,母亲是菲律宾的望族,他也是在菲律宾出生,有着国外身份,也正是有着这层身份的关系,他的家人便想钻海外侨胞的空子,将他遣返回菲律宾。

此时距离关押入狱已经过了大半年,理论上也很快到了刑满释放的时间。

如果这时候选择到外国,无疑是一件耽误时间又很麻烦的事,再加上组织上任务重,又到了关键时刻,叶飞最终决定放弃这次机会,直到释放。

不久后出狱的叶飞回归了组织,继续投入革命事业中。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933年,当时叶飞将军接到一个任务,要去福安县狮子楼和一位我党同志接头,然而刚出门没多久就被特务盯住了,一到预定地点便被直接抓捕。

双方随即开火,叶飞不幸被枪弹击中头部,不过却没有伤到要害,为了迷惑敌人他立即躺在地上装死。

等听到敌人下楼的声音,他便爬了起来,没想到房间里还留下个敌人善后,看到他没死,便立即补了三枪。

幸运的是叶飞将军又挺了过来,虽然身体疼痛流血但头脑意识还很清醒,这次他没敢再起来,直到等到特务真的走了。

这时候的他伤势已经很严重了,情况十分危急,想要站起来身体却根本不听使唤,只能坐在原地休息。

或许是因为求生意识太过强烈,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后,他终于可以挣扎着站起来爬到了楼下,但是因为体力不支晕倒在狮子楼的水沟旁。

好在附近有热心的老乡,也有不少同志,晕倒后不久就被大家发现了,立即将他带走救治,但当时附近的医疗条件太差,根本无法取出打在身体里的子弹,本来想立即转移,结果敌人随即对当地进行了封锁。

大家都十分焦急,叶飞的情况绝对不能延误治疗,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其中一个同志出主意,不如给他穿上女装,打扮成一个新婚的小媳妇,再要两个男同志扮成轿夫,打着“回娘家”的借口将叶飞抬出县城。

逃出去后组织立即找人对其进行手术,取出了头部的所有弹壳,但胸腔里的那枚就没有办法了,叶飞将军去世前一直都留存在身体里,直到去世火化,才从骨灰里找到了这枚66年前打进去的子弹壳。

第三次危机源于叛变同志的出卖,这件事发生在1934年,当时叶飞将军接到通知要他回一趟福州。

而这封电报就是已经叛变的陈之枢发给他的,目的就是对其进行诱捕。

幸运的是当他到了福州后并没有直接去预定地点赴约,而是先在一个交通站停留休整,期间和别人聊天才知道陈之枢已经叛变了。

叶飞听到后冒了一头冷汗,却怎么也不愿意相信曾经的同志竟然会叛变出卖自己,要知道当时他们还曾一起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都没有交代。

交通站的同志告诉他,或许陈之枢早就叛变了,只不过最近才暴露,就是因为他福州的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由于叶飞当时在外地工作这才幸免于难。

第四次危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宿北战役。

1946年国民党整编69师军队开始进攻苏北地区,当时负责这次对战的是刚刚组建的山东野战军。

由于队伍组建时间太短,磨合度和配合程度都有待提升,所以开战后我军一度陷入被动局面。

为了打击敌人,扭转局面,叶飞亲自带领一纵战士深入敌军队伍中央,将进攻的敌人分割开来。

然而这一举动也使自己的队伍陷入被敌人包围的困境中,当时敌人甚至动用了重型枪炮进行封锁。

队伍后方的指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叶飞的一纵几乎陷入孤立境界,为了能够带领一万多战士们顺利突围,叶飞连夜制定作战计划,打算与敌人进行殊死一搏,在全军的努力下,最终全歼国民党整编69师,自己也转危为安。

第五次危机发生在1947年6月,这一年我解放军部队已经进入战略反攻时期。

国民党军队为了打开局面,决定派兵围攻我军所在的沂蒙山,华野军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出了叶飞和陈士渠,要求两人带领两个兵团战士,分别从鲁南和鲁西两个方向进攻敌人。

当时正值雨季洪水泛滥,为叶飞所在部队行军增加了层层阻碍,本来的作战计划也因为需要躲避洪水而发生延误,这就导致了当他带领战士们来到战场后只能面临孤军奋战的局面。

敌人火力重,蒋介石方面恨不得四面八方都布满军队。

当时叶飞面临的局面是敌人就在身后不远处,但面前却是水势迅猛的沂河,并且附近根本没有桥和其他渡河工具。

于是便制定了声东击西的作战策略,将敌人引出该地,大部队则寻找渡河方式进行转移,最终以迂回的转移方式让全军转危为安,逃离敌人包围,挽救了我军损失。

“中国和菲律宾的好儿子”

当我们读到叶飞上将的人生时,总会感叹这是怎样的革命信念,又是什么样的坚定信仰,让本可以富足安乐一生的菲律宾贵族公子哥,毅然选择了这条革命道路,并坚持到底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说起叶飞将军的人生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家庭,叶飞的父亲名叫叶荪卫,曾是福建安南的普通农民,早年间家庭困难实在过不下去,便和同乡一起选择了出海去南洋寻找工作机会。

他们来到菲律宾后,叶荪卫很快凭借能力成为了实力不错的商人。

随后又迎娶了当地望族麦尔卡托家族的小姐,也就是叶飞将军的母亲。

所以将军一出生便有了两个国家的身份,不过叶荪卫和麦尔卡托小姐两人婚前有个约定,那就是需要将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送回福建老家。

当叶飞5岁时,便和哥哥一起回到了福建,跟随祖父母和父亲的原配妻子一起生活。

当年正值混战时代,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无数,老百姓们都会遭受军阀一遍又一遍剥削。

由于叶荪卫的名字早就在老家传开,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海外赚了不少钱,所以刚回家就被不少人盯上了。

几天后一伙大兵直接闯进叶家将叶荪卫抓走了,言明要花大笔钱赎人才行。

最后还是原配夫人谢氏积极奔走凑钱,叶荪卫才得以释放,也是因此他在家乡再也待不住了,只能回到菲律宾长期生活。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就是永别,小小年纪的叶飞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父亲。

他由养母抚养长大,父亲的关爱总是在信中,也在一笔又一笔的生活费中,可他还是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身不由己以及他们在远方对自己的思念。

毫无疑问,叶飞的选择和自己的家庭经历息息相关,养母谢氏是个传统女性,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但是她确实也是个有眼界的长辈,她知道自己教不好两个儿子,便将他们都送去了最好的学校。

所以在中山中学读书期间,叶飞便得以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先进思想和不少关于革命的先进读物。

思想在成熟,选择也在随时进行,还不到15岁的叶飞就已经成为了地下党组织的一员,并由此开启了自己的革命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菲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虽然多年没有和那边的父母家人见面,但双方始终没有断绝往来和联系。

尤其之后叶飞还想办法将自己的弟弟带了过来,这才有了和家里联系更近一步的纽带。

上世纪60年代远在菲律宾的母亲因病过世,叶飞将军的妹妹爱玛给他写信通知了消息。

这件事也成为了叶飞将军毕生的遗憾,他身份特殊,还在为了新中国奋斗,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为母亲送上最后一程。

爱玛没有等到哥哥的到来,兄妹间也一度因此产生了隔阂,叶飞将军的内疚,妹妹艾玛的遗憾和生气。

直到1975年中菲建交,叶飞才有机会和菲律宾的妹妹取得了联系,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自父母去世后家道中落,妹妹早就不是大小姐了,这些年一直都在外面辛苦做工维持生计。

事实上叶飞将军的情况中央都很清楚,1975年老马科斯来访华时曾给周总理送了很多菲律宾特产,会面结束后周总便将其中一部分特产送给了叶飞,用以慰藉思乡之情。

80年代后,叶飞将军终于迎来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几个弟弟妹妹一起来到中国,这时的爱玛已经原谅了自己的哥哥,但她希望哥哥能够回一趟菲律宾祭拜母亲的坟墓,叶飞将军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了妹妹的请求,并言明自己是共产党员,什么时候回去会听组织的安排。

可他怎么会不思念母亲,不想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呢?

1989年,叶飞将军接到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希望他能够去菲律宾进行访问,代表的是中国也代表着自己,去那片离开了70年的土地。

与此同时叶飞临行前也向中央提出请求,希望在工作完成后能够去自己出生的地方,为父母扫墓祭奠。

1月25日叶飞和代表团乘坐专机前往菲律宾,一下飞机便受到了菲律宾人民极为热情的招待,礼仪上的高规格甚至仅次于一国元首。

所有人都知道,叶飞不仅是中国的将军,他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访问结束后,按照预定行程,叶飞将亲自前往地亚望镇祭拜父母。

当年他离开家时仅有5岁,如今过去了70年,当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在菲律宾工作人员和弟妹的陪同下,他回到了故乡,了却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心愿。

结语:

1999年,叶飞将军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满是辉煌功绩。

出生于菲律宾,生长于福建,不到15岁参加革命,参加了多次知名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炮击金门,维护了国家稳定,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又发起了许许多多为国为民的项目,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菲律宾的家乡,叶飞的塑像、以叶飞名义兴办的学校至今还在。

他的塑像一直被人瞻仰,在他的塑像座基上刻着两句话:

“菲律宾的儿子中国的英雄。”

“中国的儿子菲律宾的英雄。”

0 阅读:7

睿智历史言

简介:每天多一点点了解历史,多收获一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