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年初,程潜,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骨折。那时他已经86岁,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家人迅速将他送往医院治疗。然而,住院期间,程潜不幸感染了肺炎,病情进一步加重。
4月5日,程潜因肺炎导致的大出血不幸去世。
程潜离世后,他的长女程熙致信毛泽东,提出了两项请求。毛泽东在收到信件后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对于第一项请求,我持反对意见,考虑到孩子尚且年幼,我会安排人员妥善照料你们的生活......”
程熙向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具体请求,毛泽东对此作出了明确指示。程熙首先请求中央批准在韶山建立毛泽东纪念馆,以永久保存和展示与毛泽东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其次,他建议在韶山设立一所毛泽东思想研究院,专门研究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传播。毛泽东在审阅程熙的请求后,批示同意建立纪念馆,并指示认真筹备,确保纪念馆的建设和运营符合高标准。对于设立研究院的建议,毛泽东表示支持,并强调研究院应深入系统地研究毛泽东思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程潜,字颂云,出生于1882年,祖籍湖南醴陵,比毛泽东年长11岁。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到了9岁时,家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这为他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得以进入私塾学习,并随后进入小学就读。
程潜17岁时考取了秀才,原本打算通过读书为国家效力。然而,19世纪末的中国局势动荡,清政府岌岌可危,列强不断侵略。面对这样的形势,程潜意识到仅靠学问无法救国,于是在19岁那年,他毅然放弃学业,选择投身军事。
1903年,程潜考入了湖南武备学堂,开启了他的军人生涯。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一批革命志士。武昌起义爆发后,程潜立即前往武汉,加入了黄兴指挥的汉阳保卫战。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程潜被任命为湖南省军事厅厅长,由此展开了他政治生涯的新篇章。这一职位不仅让他获得了更大的政治舞台,也为他后续的革命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任期间,他积极参与地方军事改革,为湖南的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任命标志着程潜从地方军事干部向全国性政治人物转型的开始。
1912年,年仅19岁的毛泽东加入了湖南新军,被编入第50混成协第50标第一营左队。当时他的上级是程潜,因此后来毛泽东每次见到程潜,都会尊敬地称呼他为“老上司”。这段军旅生涯为毛泽东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1924年,国民党进行改组期间,毛泽东与程潜首次会面。当时,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程潜则担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一职。
在孙中山召集的中央执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表现突出,提出了许多独到观点。这让同为湖南籍的程潜深有感触,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名叫毛润之的同乡,将来必定大有作为。程潜从毛泽东的发言中,已经看出了他非同寻常的潜质,认为此人绝非平庸之辈。通过这次会议,毛泽东的才华给程潜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意识到这位同乡将来必成大事。
历史的发展验证了程潜的预见,毛泽东不仅成功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人。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时代的必然选择。程潜的洞察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建国功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程潜在国民党内地位显赫,素以正直著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期间,程潜挺身而出,庇护了大量共产党员。这一举动招致了蒋介石的猜忌,导致他被严密监视长达两年。
程潜对此并无遗憾。
1945年,毛泽东前往重庆参与国共两党谈判。程潜深知蒋介石的险恶用心,因此建议毛泽东尽快撤离重庆,避免久留。
毛主席察觉到程潜对自己的关切之情,便向他表达了谢意,随后说道:“颂公,您在国民党内资历深厚、地位重要,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下一届行宪国大选举时,您不妨考虑参选副总统。如果当选,就能为民众谋福利;即便落选,也无妨,您还可以回到湖南继续推动和平事业。”
程潜将毛泽东的叮嘱铭记于心。
1948年,国民政府召开制宪国民大会,进行总统和副总统的选举。程潜参与副总统角逐,但因发现蒋介石暗中操纵选举过程,他毅然退出竞选,转而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一职。
程潜在选举后的举动引发了蒋介石的疑虑,随后被调往湖南,担任省长及长沙绥靖公署主任。
程潜心里确实很想要这个职位,他一直记得毛主席跟他说过的话:要是选不上副总统,就回湖南继续推动和平事业。
1948年底,中共公布了一份26人的首要战犯名单,程潜位列最后一位。这份名单的公布让程潜深感忧虑,他担心一旦共产党掌权,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处境。
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我党将程潜列为战犯名单,实则是为了掩护他。这一举措让蒋介石不会轻易怀疑他倒向共产党。通过这种方式,程潜的身份得以隐蔽,避免了不必要的猜忌和危险。这种策略既保护了程潜,也为后续行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程潜凭借自身影响力,积极联络陈明仁,共同策划并实施了"长沙起义"。这一行动使我军顺利解放湖南,未费一兵一卒便完成了战略目标。程潜的斡旋能力在起义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与陈明仁的密切配合为湖南和平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这次起义,我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对湖南的控制,避免了大规模军事冲突,为后续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非常欣慰,随即向程潜发出电报,赞扬道:“你们的正义之举,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我在此向湖南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1949年,程潜接到上级指示,赴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程潜作为重要代表参与其中。会议期间,他与其他各界代表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这次北京之行对程潜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让他亲身参与了国家政治生活,也为他后续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1949年9月7日,程潜乘专列到达北京。毛泽东特意前往车站迎接,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人的疑惑。当时前来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众多,为何主席唯独对程潜如此重视?
毛主席说:“程潜不仅是革命前辈,还是我的同乡和好友。如果朋友来访,你们会让别人去接待吗?那样的话,恐怕你们就没朋友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即使在国民党最严酷的时期,我们依然保持联系,这难道不算朋友?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必须讲义气,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朋友。”
程潜一下车,就瞧见了毛主席,心里顿时涌上一股热流,脱口而出:“主席,您日理万机,怎么还亲自来了?”
毛主席微笑着回应:“就算事情再多,我也得过来一趟。咱们是同乡,您还是我以前的领导,不来的话,岂不是显得我太不懂礼数了?”
程潜听完深受触动。
毛主席环视四周,对在场的人说:“瞧瞧,你的老朋友们、学生和以前的同事都在等着你!”
程潜不断道谢,向众人表达感激之情。
次日傍晚,毛泽东为体现对程潜的重视,特意在家中设宴款待。席间,两人共同回忆往昔岁月,畅谈过往经历。
程潜表示,作为国民党资深成员,自大革命以来,他对蒋介石持有不同意见。尽管抗战取得胜利,但他对中国的未来感到担忧,甚至有些消极。然而,辽沈和淮海两大战役后,国民党的命运已无法逆转,这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毛主席感慨道:“中华民族历经重重磨难!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我们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但和平并未如期而至。美国暗中支持蒋介石,企图消灭我们,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四年的内战。最终,我们成功建立了新中国,这完全是人民的心愿。”
程潜表示:“今天得到毛泽东先生的热情款待,我内心感到十分不安,但在我剩下的岁月里,我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主席听完后微微一笑,称赞程潜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程潜推动的长沙起义让湖南人民避免了一场大灾难,这对家乡人民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潜被任命为湖南省省长,这一职务他一直担任到1968年逝世。除了地方职务,程潜在中央政府也身兼数职,包括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以及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此外,他还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程潜之所以能多次被委以重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毛主席对他的高度信任。两人关系一直十分紧密,1952年,毛主席特意请程潜到中南海游览,并亲自为他划船,充分体现了这份深厚的信任与情谊。
毛主席在审阅信件后迅速作出回应:“关于第一点,我的意见不同。考虑到孩子年纪尚小,我会安排人员负责照料你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尽快解决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