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战中,比亚迪为什么能够突围,销量遥遥领先呢?

汽车挖一挖 2024-05-24 07:50:46

比亚迪这家公司,它在新能源车领域可谓是当之无愛的佼佼者。比亚迪的成功离不开它在技术、供应链和品牌价值方面的优势。任何试图挑战它的竞争对手,都会遭到比亚迪的无情反击。

去年比亚迪的新车销量突破了180万辆,稳坐乘用车市场头把交椅。消费者对比亚迪的热捧是推动它走向巅峰的关键原因。一方面,比亚迪的技术壁垒使其产品获得不错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比亚迪的定价策略也成为了行业新标杆。

没错,合理定价是比亚迪成功的"金钥匙"。在这个价格区间,比亚迪能提供出色且稳定的产品质量,成为了消费者理想的新选择。

比如两年前火爆的比亚迪秦PLUS DM-i,当时它的优势一览无余。价格方面,秦PLUS DM-i的入门价仅11万出头,不仅比卡罗拉、雷凌这些同为混动车型的价格低,甚至还比普通燃油紧凑车的价格更低廉。

虽然价格更实惠,但秦PLUS DM-i作为插电混动车,DM-i技术的亮点就是能在馈电模式下实现更低的油耗。当时乘用车市场上,没有任何一款车型的价格能比秦PLUS DM-i更低了。

通过压缩利润空间,比亚迪用低价策略直接扼杀了后来者分食这个市场的野心。对比亚迪来说,秦PLUS DM-i的定价并不低,已经包含了利润、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品牌溢价。成本之所以低,源于比亚迪多年来产业链的完善。从电控、电池、发动机到芯片,DM-i的核心零部件都是自产的。大规模生产后,自产的优势就是成本更低。这种产业链优势,绝大多数新势力车企都无法企及,他们的核心零部件大都外购,成本自然就高。

为了保住利润和业绩,新势力车企的定价普遍高于比亚迪。无论是小鹏、蔚来还是理想,他们的高定价未必代表技术或品牌实力,很可能就是压不住成本所致。去年也是是新能源车井喷的一年,比亚迪能取得骄人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品牌定价和产品定位切合了市场主流需求。比亚迪的车型定价基本都在30万以内,大多数甚至只需15-25万,这个价格区间的潜在消费群体最为庞大。

即便是25万级的比亚迪汉,比亚迪也能获得较高利润率。而汉的产品力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定价更高的P7、ET5等车型。对消费者而言,汉这样的产品已成为主流选择,所以半年内就卖出17万多台,成为行业领跑者。

汉的强势自然就意味着P7、Model系列的销量被蚕食。对新势力而言,最痛苦的就是无法控制生产成本,他们的核心零部件大都掌握在竞争对手手中,高成本也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博世等对手的一种封锁手段。

你的采购成本高,就能凸显我的优势。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看似在拼产品本身,实则拼的是产业链实力。比亚迪之所以占优,就在于产业链布局更为完善,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稳定的零部件供给,不仅满足自身生产需求,还能供给整个行业。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在整个市场中拥有很强的定价权。秦、唐、汉等车型的高性能低价格,都是市场第一选择。通过压缩自身利润,让对手难以快速追赶,这相当于比亚迪给了对手一颗"毒丸"。

至少在价格战这个赛道上,要想超越比亚迪系列产品,新势力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个人认为,新势力要想在这场战役中杀出重围,除了加大自身产业链投资外,还需要在产品力和品牌营销上下足功夫,只有真正做到产品过硬、品牌响亮,才能在同级别市场上与比亚迪一决高下。

当然,比亚迪现在虽然占据优势,但也绝不能止步不前。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元化,比亚迪必须持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在我看来我,比亚迪之所以能在新能源车市场上领跑群雄,关键在于它的产业链优势。通过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比亚迪的生产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从而能在定价上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首选。

0 阅读:234
评论列表
  • 2024-05-24 08:28

    末路,只能降价。

    中天剑 回复:
    你末路,只能黑国货

汽车挖一挖

简介:有车,更懂你,更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