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正在成为下一个缅北!

万小妖说 2025-02-20 10:38:54

迪拜,这个曾经被媒体誉为 “人间天堂” 的城市,如今却被指正在沦为下一个 “缅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被传颂的奢华之都,近年来却逐渐显露出其黑暗的一面。囚禁女模特进行诈骗、压榨劳动力等违法行为在迪拜屡见不鲜。或许仍有不少人对迪拜的印象还停留在 “捡垃圾都能月入47万” 的阶段,但事实上,真实的迪拜早已成为黑帮、贩毒、洗钱者的温床。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迪拜这个集财富与犯罪于一身的城市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真相。

过去,媒体对迪拜的富有进行了大肆宣扬,而迪拜也确实财力雄厚。这座位于中东地区、面向波斯湾,总面积仅为四个香港大小的城市,30年前凭借石油贸易赚得第一桶金后,便一路飞速发展,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 “黄金之城”“财富绿洲”。然而,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依靠卖石油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当地政府在获得第一桶金后,迅速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宣传中。

例如,建造了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世界第一高的哈利法塔、人工填海而成的棕榈岛等。这些建筑更多的是具有观赏性,实用性相对较低。那迪拜政府为何要耗费巨资打造这些看似华而不实的项目呢?这恰恰体现了他们的精明之处—— 发展旅游产业。有了这些极具观赏性的地标建筑后,迪拜便开始大力开展宣传攻势。在短时间内,几乎全世界都知晓在遥远中东的广袤沙漠中,崛起了一座奢华之都。这里豪车遍地,黄金耀眼,豪宅林立,仿佛处处都是财富的象征。

但这仅仅是迪拜想让世人看到的冰山一角,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和大量贫困人口才是这座城市更为真实的写照。以迪拜的 “福州女项目” 为例,所谓 “福州女”,是指那些年轻貌美的女性被拐卖至迪拜后,被迫沦为性工作者或有钱人的玩物。

近年来,许多女性被迪拜光鲜亮丽的外表所吸引,怀揣着发财梦来到这里寻求快速致富的机会,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不少女性抵达迪拜后,便被囚禁在豪华酒店或私人住所,被迫拍摄色情视频,并与外界失去联系。运气稍好的,可能会被卖给有钱人做情妇;运气差的,则会被明码标价,通过特殊渠道提供陪酒、吸毒及特殊服务,不断为幕后老板赚取利益。等到她们身体和精神出现问题后,等待她们的便是驶向公海的医疗船。这一系列操作与缅北电诈园区如出一辙,甚至迪拜的情况更为恶劣,能从迪拜活着逃脱的人几乎没有。由于迪拜地处沙漠,城市中沙漠占比高达80%,即便侥幸逃出迪拜,不出一星期,也会因在沙漠中缺水而命丧黄泉。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多国警方联手打击东南亚诈骗集团,东南亚的电诈园区逐渐向迪拜转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大力开展反诈骗宣传,使得缅北声名狼藉,民众反诈意识不断提高,诱骗他人进入园区的难度和骗钱成功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迪拜不仅有 “土豪光环”,早期宣传深入人心,以高薪为诱饵骗人具有一定迷惑性,而且迪拜放宽了出入境政策,中国公民持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护照即可免签入境,无需任何费用,这大大降低了国人前往迪拜的门槛,也导致电诈园区在迪拜疯狂扩张。

目前已知的四大电诈园区分别是凤凰园区、永利园区、DIP园区和绿洲园区,部分园区从业人员甚至多达2万人。虽说这些电诈团伙将园区从东南亚迁至迪拜后,对待被骗人员看似稍有 “仁慈”,但实际上被骗过去的人处境更加悲惨。以前逃跑被抓,可能只是遭受毒打、关水牢;现在逃跑被抓,往往先是被拉到沙漠中暴晒,然后还会遭受掰手指、电击生殖器等酷刑。对于没有业绩的被骗人员,三天一小打、五天一暴晒已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要么想办法骗人,要么面临被带到公海摘取器官的命运,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人。

例如,2022年南京一位宝妈在公众号上看到兼职赚钱的信息,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并按要求下载app后,被骗580万。警方调查发现,电诈集团骨干就藏身于迪拜,钱被骗的瞬间就被层层分赃,追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迪拜不仅黑产泛滥,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也难以保障。在迪拜,80%的打工人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贫困国家。许多劳工每天要在三十多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长达12小时,却没有加班费、高温补贴和医疗保障,基本工资也少得可怜,月薪大多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下班后,他们几人挤在一张床上,一个宿舍甚至能塞进几十个人,生活环境堪比纳粹集中营。若受不了如此艰苦的环境想要离开,也绝非易事。很多人一下飞机,护照就被雇主收走,可谓进退两难,被迫继续忍受。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底层务工人员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今,国内还有不少黑中介,打着出国务工的幌子,以不限学历、经验、性别、年龄为诱饵,将人骗往迪拜,要么送入 “集中营” 般的工地,要么送进电诈园区,这种行径简直是在吃人血馒头。

再看迪拜的生活成本,与奢华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昂的物价。一斤香蕉 6元,一斤苹果9元,一斤茄子14元,水果和蔬菜价格已然不菲,肉类价格更是高得离谱,牛奶12元一斤,鸡肉18元一斤。公共交通也不便宜,地铁和公交车起步价均为5元人民币,打车起步价14元,每公里9元,随便出行一趟就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元。房租同样高昂,这也是迪拜外来打工人生活环境如同难民集中营的原因之一。老城区一个单间租金就要5000多元人民币,对于游客来说,普通酒店标间一晚至少几百元。长此以往,恐怕真的会到 “呼吸都要收费” 的地步。

有人说迪拜超跑遍地,价格便宜。但所谓便宜也是相对的,有资格觉得便宜的大多是阿联酋的权贵阶层,对于他们来说,飞机都能当作玩具购买,看待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豪车自然觉得价格亲民。然而,这类人在迪拜人口中最多仅占10%,其余90%的人开的仍是大众、丰田、本田等普通家用车。这一现象充分反映出迪拜严重的贫富差距,有钱人豪车装饰奢华,没钱人只能在工地辛苦劳作。

实际上,迪拜是一个极具伪装性的城市,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这座城市同样遵循着 “二八法则”,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那纸醉金迷的20%,而剩下80%的普通人由于缺乏生活的话语权,使得我们误以为迪拜人人都是土豪。

世界上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没有哪个城市会如宣传中那般完美无缺,也没有多少人能像朋友圈展示的那样生活精彩,一夜暴富终究只是网络爽文中的情节。我们生活的国家虽不完美,但也远不像西方媒体抹黑的那般糟糕。国外的月亮并不更圆,空气也并非格外香甜。我们务必警惕国外的高薪招聘陷阱,谨防上当受骗。毕竟,钱被骗了还能再赚,一旦人陷入危险境地,可能命都没有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