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万亿机器人赛道!《DeepTalk月月谈》月度策略会干货集锦来了

具光谈财经 2025-05-01 09:47:34

技术边界的突破,使机器人从机械仿生走向具身智能;政策的不断加码,更是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自春晚“一舞知春”引发产业热潮,再到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首跑,惊艳全球。在新技术与产业的渐进发展中,市场共识持续凝聚,主题投资机会渐次涌现。

华夏基金匠心打造《Deep Talk月月谈》月度策略会,本月邀请到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团队空降现场!连接产业核心与投资前沿,助您穿透市场噪音,捕捉价值赛道!最新一期内容干货小夏已经整理好了,速来围观↓↓↓

刘益彰:人形机器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天工事业部负责人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载体,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万亿级市场。目前,机器人研发主要围绕提高计算性能、降低成本、增强整体稳定性展开。

在零部件产业链方面,国内虽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以降低成本。软件层面,重点发展自然语音交互、环境动态感知、运动控制、平衡控制算法以及双臂抓取操作能力等,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泛化能力。

技术发展的下一步将指向提供 API 接口,方便应用开发商和方案集成商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开发,涵盖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

肖群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商业化验证过渡期

国泰海通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我们对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路径判断可分为萌芽期(2022 - 2024 年)、培育期(2025 - 2030 年)和爆发期(2030 年之后)。2025 年,产业进入从技术爆发到商业化验证的过渡期,投资思路应围绕这一阶段展开。

落地场景:多领域探索,工业先行

中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主要集中在工业、商业、教育和家庭四大领域。目前,工业场景的落地验证已率先启动,如特斯拉在电池分解、汽车零部件装配,亚马逊在物流搬运分拣等场景的应用;商业和教育场景也有人形机器人参与接待、引导和教育培训工作;家庭端落地则还需更长时间准备。

技术发展路径:从运动控制到任务泛化

以特斯拉为例,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经历了运动控制、精细操作到任务泛化三个阶段。当前,技术发展已进入任务泛化阶段,但具身智能模型仍面临挑战,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未来有望看到更多大厂的相关进展。

人形机器人厂商估值的四点逻辑

随着产业进入量产落地阶段,投资思路需做出调整。除关注供应链核心零件外,应开始关注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其估值逻辑可围绕硬件能力(包括产品定义的能力以及硬件设计和工程化落地的能力)、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和人才四个方面展开。

张景松:从供需两端构建人形机器人投资逻辑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基金经理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关税战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机制造成破坏,影响投资市场。但从国内产业趋势来看,以 AI 终端和应用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成长势头未变。投资者应聚焦国产化和国内循环向投资,规避出海风险,同时关注产业趋势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细分行业和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

在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研究方面,我们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构建投资逻辑。需求侧,从应用场景出发,关注终端场景需求;供给侧关注新材料应用、新算法等细分环节的创新,进行新兴科技相关的投资布局。

技术突破型初创公司和生态整合型龙头企业都有投资价值,但投资思路不同。对于技术突破型企业,结合其短期估值、市场空间格局和技术能力进行判断;对于生态整合型龙头企业,相信其凭借精益制造能力能在中期获得较高市场份额。

未来两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时期,但与智能手机的爆发期不可简单类比。由于应用场景多元,人形机器人渗透率提升速度可能较慢,但一旦突破一定节点,将对产业链产生双向刺激作用。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直播风险提示: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次直播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风险承受能力适合的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提示您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作出是否继续参与直播活动的判断。直播内容不构成对于投资人进行投资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承诺和保证,基金管理人不对投资人使用本直播内容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直播仅限于基金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之目的,禁止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转播。

0 阅读:9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