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95万老人喜领高龄津贴!社区食堂开到家门口,养老变化暖人心

照理 2025-04-22 03:48:54

西安市去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件暖心大事——给全市95.38万7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钱,最高每月能领300元!这不是空话,家住雁塔区的刘奶奶掰着手指算过账:"每月多拿200块,能多买五斤排骨,还能给孙子攒点零花钱。"更让人安心的是,如今社区里走两步就有老年食堂,腿脚不便的还有志愿者送饭上门,这样的养老环境让子女们直呼"比请保姆还放心"。

要说西安这次在养老保障上真下了血本。民政部门去年光是高龄补贴就发了上亿元,平均每天要服务2600多位老人。这笔钱怎么发?只要户籍在西安,70岁领50元,80岁拿100元,90岁以上直接给300元。可别小看这些钱,对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这就是改善生活的"及时雨"。更关键的是钱背后的服务——全市1562个社区完成升级改造,203个老年助餐点直接建在小区门口。碑林区王大爷说得好:"现在下楼走三分钟就能吃上三菜一汤,荤素搭配才12块钱,比自己做划算多了!"

硬件设施提升更是看得见摸得着。去年新建的83个养老机构里有大讲究,特别是"嵌入式"服务让群众拍手叫好。把养老院直接建在居民区里,既省了土地资源,又让老人不离开熟悉环境。莲湖区张大爷家就装了应急呼叫设备,有次半夜心脏病突发,按个按钮5分钟就来人了。这样的适老化改造去年完成了1121户,每户都按老人需求定制,有的装防滑地板,有的配智能药箱,连卫生间扶手的高度都量着尺寸装。

社会救助这张网也越织越密。通过24小时运转的低收入监测平台,去年处理了1.6万条预警信息,相当于每天要核实44户困难家庭。12.6亿救助资金不是撒胡椒面,而是分成了基本生活、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三张网。突发重病的家庭最快24小时就能拿到救命钱,去年有21万群众因此渡过了难关。家住未央区的李大姐含着泪说:"丈夫突然中风那天,要不是当天就收到5000块救助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可能要问:这么多钱从哪来?西安这回打了个漂亮组合拳。财政投入打底,社会力量唱戏,9个社会组织"合力团"去年就筹了2700多万款物。精神障碍康复中心开展4000多次服务,殡葬惠民政策让6000多个家庭减负,这些细节处的关怀最显城市温度。现在走在西安街头,社区食堂飘着饭菜香,地铁站标着放大版站名,连公园长椅都装了扶手,这些变化都在诉说:养老不是负担,而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

从按月到账的补贴到触手可及的服务,西安正用实际行动改写"养老难"的剧本。当95万老人安稳地晒着太阳、吃着热乎饭,当困难群众及时拿到救命钱,这样的城市才配得上十三朝古都的底蕴。您家老人领到高龄补贴了吗?社区食堂的饭菜合不合口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身边的养老新变化!

0 阅读:20

照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